深圳电动车大比武:轻型化趋势下的体制担忧
2010年11月17日 07:43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11月9日,深圳召开的世界电动车展,热闹了四天后落下帷幕。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热度再次被升温——吸引了312家企业、280辆新能源汽车参展,基本涵盖了国际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顶尖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中国电动车的发展路线问题,此前业内有所争议的低端、小型化电动车发展道路已经越来越被中国企业所认同。

次日,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纲,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深圳电动车展越来越多本土企业展出了他们小型电动车,下一步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是电动车消费需求。”

轻型电动车走红

在王秉纲眼里,几次车展上看到的国外公司展出或计划生产的电动汽车,基本上都是高价位的,如果中国的电动车也跟着这种技术路线走,肯定是死路一条。相反如果中国选择一条符合国情的低价位路线,成功的机会很大。

天津清源电动车公司总工程师赵春明告诉记者,中国的客户市场是比较复杂的,每个细分的市场都是很庞大的,有很多人是不能接受过于低端的车辆,但对于现在电池的技术水平来说,电动车的小型化在最近5年内还是一个主要的趋势。

这样的趋势也得到了跨国汽车巨头的认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倪凯铭给记者展示了一个调研结果:在中国有79%用户每天上下班需要驾驶的里程在50公里左右;14%的人每天行驶50-100公里,因此大约93%的用户,每天必须行驶里程在100公里以内。他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选择在城市里驾驶纯电动车,而在高速上采用传统的行驶方式。

关于电动车充电的基础设施,大众也调研了很多客户。“询问他们希望在哪里为电动车充电。很多人希望能够在家里或者在工作场所充电,并且可以接受6到8个小时充电时间。我们相信,这样就不需要增加太多的基础设施。”倪凯铭此前是大众汽车全球电动车业务负责人。

大众的计划是,在2011年朗逸[综述 图片 论坛]和高尔夫[综述 图片 论坛]两款电动车会在中国部分城市进行试运行。2013年高尔夫电动车将在欧洲投产,届时它的驾驶里程将达到160公里,中国最晚2014年上市。

全产业链对抗零部件专业化

和汽车企业跃跃欲试相比,零部件厂商的步伐已经走在了前面。包括德尔福博世、西门子在内,这次都拿出了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德尔福在电动车领域做得比较全,但并没有全部覆盖,比如电池本身德尔福不做,只做电池管理。“德尔福有一个被中国汽车产业看好的特点是系统集成,这个不单单是在电动车里,在传统汽车领域更是如此。”德尔福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蒋健表示。

中国企业在零部件领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王秉纲认为,国内的零部件企业针对电动车零部件所有的领域都要开发,包括目前很多需要进口的零部件。“传统的内燃机领域,跨国零部件的垄断优势已经很难改变,但是电动车所有的零部件都处在产业化的前期,国外零部件的优势并不明显。”

“关于电动车的五大系统,我们全部都有了,而且我们拥有的是技术路线向下的,全部是自主研发的原创技术。”第一次参加电动车展的南京嘉远电动车公司董事长李辉解释称,技术路线向下就是从电机到充电系统都是环环相扣的,脱离的这个核心技术,任何产品都是插不进来。

“我们最好的技术在驱动系统和电池的重组系统。这两天有很多日本的公司来参观我们,还有西门子。他们非常惊讶,我们在小驱动的情况下能把扭力做得很大,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

李辉不同意中国在核心技术方面落后于德国和日本,在他看来,现在电池工业化最好的是台湾并不是日本。“日本在电池的前沿研发比我们好,但在电池的工业化方面不如大陆和台湾做得好。大陆的产量比较大,但工业化的阶梯度比较差,电池的质量方面比较差一点。台湾有比较好的技术、管理,所以生产电池的质量比较有保证。日本的电池很贵,工业化方面远远不及我们。”

差距不在技术在体制?

中国本土企业能否在电动车上超过欧美日企业?德尔福亚太区电器架构总监李茗认为,“中国公司最大强项是成本控制,特别是在制造业上。但总体在产品研发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的,弯道超车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有公司成功了不代表其它公司也能成功。”“德尔福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的技术在20年前就开始了,是走在前边的,但是国内的一些公司机制非常灵活、投入也很多,有些公司还是很积极进取的。所以,未来跨国的大公司还能领先多久是难以预料的。”

和以往不同,此次展会,涌进了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地方企业。在他们许多人眼里,中国的差距在于体制。有民营企业代表表示,“东西好不好要由市场来决定,如果国家可以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再放开一些,只要达到了相关的标准,就能挂牌照上路,我相信民营企业很快就能起来。”

“我们在和整车厂接触上也遇到了很多阻力,他们想让我们的优质资源成为他们的,我们不愿意,他们就不让我们进入这个系统。我曾经在一篇报告中说过,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一定不是现在的汽车厂商做起来的。”李辉肯定地告诉记者。“中国这么多年拿钱去买技术,为什么技术还是落后呢?真正的好技术,人家是不会卖的。我觉得现在就应该是按照一个自然的法则:谁有技术谁的企业就活下去,而不是大企业,国家就要扶起来。”

相关报道:

奇瑞再筑电动车产业联盟

世界电动车大会在深圳闭幕

比亚迪在公交电动车投入将超乘用车

“政策东风”助力车企 电动车汽车经营模式试水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何方 编辑: liujm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