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产业弱企业”难以成就汽车强国
中国正在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似乎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但在9月19日举行的花都汽车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鲁志强却对这一观点泼了瓢凉水。他认为,中国汽车大产业、弱企业的发展之路,与“先有强企业,后有汽车强国”的正常路径是相悖的。因此,中国要从追随者变成引领者,这其中的困难要充分估计,毕竟,“汽车强国和汽车大国完全不是一码事”。[详细][参与微博讨论]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再攀高峰
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领先世界 车市“高开走稳”
今年上半年,国产汽车产量为847.22万辆,终端销量为718.53万辆,分别同比增长44.37%和30.45%,稳居全球第一。从今年4月份开始,国内汽车终端销量连续三个月环比下滑,给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的资金周转带来很大不利影响。虽然国内汽车库存还在正常范围,但已经达到合理库存的上限,应引起汽车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详细]
-
上半年进口车销售增1.7倍 进口SUV获绝对偏爱
今年3月到7月,中国国产汽车的产销正经历连续4个月环比下滑的尴尬。但出人意料的是,上半年进口车市场回暖显著,以1.7倍的同比增速,有望成为2010年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8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上半年中国汽车进出口车市场的情况:2010年上半年,汽车商品进出口均摆脱上年低迷走势,其中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出口。[详细]
中国豪车市场快速增长 外企营销布局加速
随着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全球豪华车市场的份额也从2002年的0.9%上升至2009年的7.9%,位列全球豪华车市场第四名。各豪车品牌在全球市场开始复苏,中国汽车市场更是成为扭转局面的关键所在。在中国豪华车市场占据90%以上份额的奔驰、宝马和奥迪三大德系品牌,日前均高调公布了各自上半年的销售业绩,并对营销布局开始重新定位,制定长远计划减小相互差距。[详细]
凤凰调查
调查 |
汽车大国背后的软肋
把脉汽车“大国病”:强市场弱研发
数据本身并不重要,但透过数据凸显出来的中国车企研发差距,让人们再次看到了中国汽车业的真实一面,以及与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这一称号之间的巨大鸿沟。没有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中国汽车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中国车企在研发上的缺失,也被业界看作长期追求“短、平、快”发展路线——重合资轻创新而结出的一个“恶果”。[详细]
-
上市车企利润半年报出炉 自主品牌现软肋
目前自主品牌车企的一些软肋,在点和面上有些失衡。主销车型销量不突出,而其他车型又过多过烂,像奇瑞,那么多车型,一般人还真难数的全。车型多不是坏事,而是要把握一个度,要适量而不是过度,如果只是片面的理解韩信用兵多多易善的话,一时可能会取得胜利,但长远的看很不确定。士兵有了,元帅有了,将军更不能缺少。[详细]
汽车大国背后的质量困局 服务软肋亟待弥补
尽管国家相关部门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今年汽车质量问题增多,是与今年的各厂家超产能生产有直接的关系,但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新车,这也说明厂家采用价格更低的材料取代原本在海外生产时采用的材料,减少原本在海外市场上就有的配置。这样的方法确实可以做到很好地控制成本,但却使得汽车质量安全问题不断涌现,也导致召回事件不断发生。[详细]
相关内容
东风成全球最赚钱车企 远超国际汽车巨头
2009年中国成功晋身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市场,中国汽车集团的赚钱能力也水涨船高,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东风、上汽和一汽集团各自的纯利润高达260亿元人民币(约合38亿美元),远远超过全球声名显赫的丰田、大众、通用,即使与财政情况较好的本田、福特、现代汽车(25亿~27亿美元)相比,盈利能力也遥遥领先。[详细]
跨国车企戴姆勒税前利润12亿欧元
戴姆勒集团董事托马斯·韦伯志得意满,戴姆勒集团今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成为他自信的最大来源。日前,戴姆勒、PSA、菲亚特、克莱斯勒、大众、本田、现代等跨国车企陆续披露今年一季度业绩。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减弱以及市场需求的回暖,各大车企一季度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详细]
中国如何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由大国转向强国 汽车产业政策或将大改
“‘十二五’期间汽车产业政策将如何调整?”在日前举办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与会的政府官员与业内专家被媒体追着问同样一个问题。在会议的日程安排上,有一个专门的环节是有关“‘十二五’汽车产业政策规划思路探讨”的圆桌会议。在这个闭门的圆桌会议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傅连学分别就此话题作主题报告。[详细]
-
中国成汽车制造大国 国际化应从新兴市场起步
全球汽车论坛“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的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种共识的基本判断是,欧美汽车市场继续下行,包含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销量快速爬升,全球汽车市场重心的转移将导致汽车产业的第四次重心大转移。其间,地方政府产业结构和汽车企业都要面临艰难的蜕变。[详细]
车企:汽车大国就是让老百姓享受更多附加值
我们最大的挑战仍然是人才。各个领域,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领域中国都缺人才,缺真正的有国际化视野,本土化应用经验,贴近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人,这些人才是非常短缺的,各个领域都是这样。没有人才很难谈创新,很难谈营销跟服务的提升,包括汽车金融、二手车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我们一直在坚持着教书育人的理念,创新和人才是企业发展最根本的两股力量,但创新说到底也是来自于人才。[详细]
相关评论
廉价劳动力不是汽车大国永远的优势
张小虞:“我们很多合资企业有很健全的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像东风神龙,过去它都是按照国外的办法,让党组织和工会组织业余活动。后来公司看到了党组织和工会的作用,正式让他们活动,还提供场所和经费。”赵航也认为:“要把我们依靠劳动密集型、劳动力成本低取得的优势、赚取的利润转变过来,要真正转变成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用这个优势来取代劳动密集型的优势。”[详细]
汽车大国已达 但至今未掌控汽车核心技术
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去年曾非常简洁而明白地提出了世界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企业和品牌;能利用中外两种资源、开拓中外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培育起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汽车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能支撑和引领世界汽车产品的技术进步。[详细]
最新话题榜
专题策划:肖建华 制作:刘敬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