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节能’一词出现了十多次。”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说。
上月底公布的这份“十二五”规划建议,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的话说,就是中央动员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纲领性文件,为促进“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
节能和清洁发展的道路,正是这份文件的中心指向之一。吴吟日前在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时表示,中国今年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中国在创造了与日本相当的经济总量的同时,却消耗了4.6倍于日本的能源。
“如果不走节能的道路,中国的经济、环境都承受不起。”吴吟说。
交通运输:中国节能的“阿喀琉斯之踵”
“十二五”规划建议对于节能的表述既涵盖了节能标准、节能产业、节能机制等宏观安排,也包括了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安排等。
这其中,节能潜力最大的当属耗能最大的工业和建筑业,中国能否顺利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约20%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行业。
相比较而言,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的总能耗并没有上述两个领域高,但交通运输领域却是中国节能行业的“命门”所在。
作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目前大约可以实现九成能源的自给,为稳定国际能源价格出力不小。
但从能源结构看,中国“富煤”,不缺乏煤炭,天然气的消费量目前也相对尚小,可再生能源短期内仍无法挑大梁替代化石能源,而已经有五成以上需要依赖进口的石油,则是中国能源领域的软肋所在。
今年7月,国际能源署(IEA)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不无担忧地表示,交通运输领域已经成为中国节能的“阿喀琉斯之踵”,随着未来中国民众汽车拥有量的快速提升,中国的石油供给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汽车如何提高10%的能效
法提赫·比罗尔就此为中国开出了两个“药方”,头一条便是:短期内,中国必须尽快大幅提高汽车的能源效率。
事实上,随着“低碳经济”这个名词近几年深入人心,提高能效早已成为众多汽车厂商不约而同的追求。宝马(BMW)公司是这其中行动最早、也是最具特色的汽车厂商之一。
这家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汽车厂商8年前提出了一项名为“BMW高效动力”的战略。简单来说,该战略旨在降低汽车燃油消耗量及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排放量,同时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经过5年的准备,这一策略在2007年秋季开始大规模实施。此后,宝马公司出厂的每一辆汽车,都在使用高效率的发动机之外,通过对发动机周边单元的一系列改进,实现更佳的燃油经济性和更清洁的排放性能。
比如,与传统的汽油内燃机是将燃油和空气混合之后“吸入”汽缸不同,宝马公司为汽车内燃机配备的高精度喷射系统直接将燃油注入汽缸中,并以精确的喷油量和油雾形状直接向燃烧室中喷射燃油。
如此一来,发动机在常用工况下便能运行在稀薄燃烧状态,从而真正在实际日常行驶中显著降低耗油量。仅此一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便提高了约10%。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按照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数字,去年中国的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为2.1亿吨,尽管成品油并不是全被机动车“喝”掉的,但机动车却消耗了成品油的绝大部分。若以此计算,假如全国的机动车都能提高10%的能效,中国一年就能省下约2000万吨成品油。
在中国,由于1吨原油大约只能提炼出0.6吨的成品油,这就意味着节省2000万吨成品油就等于少使用了3300多万吨原油,这比中国第二大油气田长庆油田的原油年产量还要大。
来自第三方机构的一份测算报告显示,目前宝马公司所产汽车在欧洲的整体平均油耗为5.9升/100公里,远低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去年联合公布的国产车整体平均油耗8.06升/100公里的水平。
中国需要尽快用类似的低能耗汽车来取代传统的高油耗汽车,这样才能显著降低对海外的石油依赖。
决策层已经意识到这一点。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出台了一项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汽车实行购置税优惠的政策,试图通过政策信号引导市场转向耗油更低的汽车。这一政策“点燃”了整个车市直至今日。
小排量车固然节能,但突如其来的汽车消费高峰,也迅速“吞没”了小排量车节省下来的能源,并加大了中国的能源缺口。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司诺
编辑:
wangqing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