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在中国本地化战略:形式大于内容

2012年11月24日 10:28 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张露 0人参与 0条评论

近日有消息说,丰田汽车计划斥资400亿日元(约合5.08亿美元)对其泰国工厂进行扩建;并在未来5年内向印度尼西亚投资约7.27亿美元。

东南亚进行生产转移以减少在中国投资的风险,丰田此举的目的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尽管均衡地发展海外市场是合乎理性的选择,丰田选择在这个敏感时期推出这一策略,依然免不了遭到中国舆论的口诛笔伐。

对于日系车而言,它们在2012年的中国市场遭受重大挫败。9月以来,日本车企在华销量普遍急剧下挫,甚至导致部分车企下调全年销量及营利预期。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丰田汽车在华销量为45600辆,较去年10月同比下降44%。

尽管丰田公司社长丰田章男高喊“中国市场最重要,如果谁放弃中国市场就等于放弃未来”,但是,抱着对未来的迷惘和恐慌,丰田汽车还是决定转战东南亚,另觅“暖春”。

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今天,中国市场的成败决定着丰田在全球的地位,丰田章男深知其重要性。但很多人指出,丰田并没有真正理性理解中国市场,其近年来推行的本地化战略看似红红火火(如“中国部”从东京移到北京,并在江苏常熟建立研发中心),但这一改变仅仅徘徊在表面。相关人士透露,日方更多是关着门搞研究,仅仅是办公场地发生了改变,并没有与中方合作伙伴增进交流,两国员工的协同配合也基本停留在概念中。

这不像是一个国际企业对待重要市场应有的态度。要保持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聆听中国消费者的声音,需要做的是“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甚至全面与中方合作伙伴进行联合研发,做到真正的本土化,才能解决阻碍日系车企在中国长远立足的症结。

在这方面,丰田应该更多学习大众汽车与通用汽车的本土化模式,把本土化落实到实处,而不是只有形式上的口号,却缺少内容,甚至在形式上还没有完全铺开,就开始转移阵地。日系车企对中国市场缺乏理性的判断,口头上扬言谁离开了中国市场,谁就失去了未来,却没有意识到,谁不真正做到本土化,谁在市场上就很难获得竞争力。

相比其他跨国汽车公司,丰田的中国本地化战略依然难以向前跨越的一大障碍在于人才本地化。在董长征出任丰田中国负责公关的副总裁之后,进一步的本地化人才战略便不见丝毫推进的迹象。丰田两大在华合资公司中,日方的话语权依然坚若磐石,不信任中方人员,自己又难以理解中国市场的变化,一系列应对举措自然显得笨拙且滞后。

要想在中国市场长远立足,抱着“利用”、“遇事就跑”、只把中国当成一个销售点的态度是不可行的,丰田中国需要建立一个跨国公司的模式,充分与中方合作伙伴在技术、研发、人才上建立完整管理体制,如此,丰田汽车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市场。

这些年来,日系车企依靠中国市场的廉价劳动力狠赚了一笔,及至风险当前,日系车企不认真思索如何进行产品优化,做好自身品牌塑造,重新恢复销费者对其品牌的认知度,却进行大规模减产,把投资重心转向其他国家,无异于把一只脚迈出了中国。

事实上,政治风险再大,中日双方的经济利益已完全拧在一起,谁都离不开谁。数据显示,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则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包括汽车在内的日本产品在中国“遇冷”,一定会给日本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有报道指出,受在华减产影响,很多与中国联系紧密的日企股价均出现大幅度下跌。9月26日,丰田汽车股价跌2.67%至3100日元;日产汽车股价跌2.64%至664日元,创今年最低收盘纪录;本田汽车股价大跌4.17%至2438日元;同时,家电、服装、航空等行业的股价也跌至谷底,一片萧然。日系车企急于转移以逃避风险,实则是对日本经济的重大打击。

目前来看,因日本非法“购岛”引发的日系品牌危机,让日系车今年在中国出现超过40%的整体负增长,销售的下滑已迫使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进行战略转变。

坦白地说,如今这种局势,对日系车极为不利,日系品牌在中国的后续发展都将受到拖累。然而,选择最简单的转移产能或许能规避一时的风险,但从长久看,只会让日系汽车企业在中国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机。

[责任编辑:zhangcc]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入    注册
ctrl+enter快捷提交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