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形成机制需完善 国内油价扑朔迷离
2009年07月10日 07:06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上月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上调成品油价后,有舆论质疑国内油价“虚高”,并指中国油价已高于美国。对此,中石化一位权威人士近日向媒体提供了一份详尽的中美两国成品油价对比数据,力证国内裸油价目前仍低于美国。一边是垄断性行业,一边是扑朔迷离的价格和成本,实在难令公众信服。

田忌赛马[综述 图片 论坛]式的比较

面对公众乃至新华社的强烈质疑,中石化终于公布中美油价对比数据了。但中石化拿出的对比数据,中国是90号汽油价,而对比的美国油价则含糊地说“美国当天的汽油零售价”(这个价应该是均价,因为美国根本没有中国这种90号高含铅量汽油)。中石化为什么不拿中国97号或者平均油价与美国对比,非得拿油站都难觅踪影的最低标90号与对方比较?这就是现代版的“田忌赛马”。

国际油价高企,国内油价水涨船高,这是经济规律,公众并不是不能接受,而不能接受的是石油企业为了获取巨额垄断利润,在成为最赚钱公司的同时还厚着脸皮伸手向国家要补贴等等,不顾相应的社会责任。(练洪洋)

个人利益“裸奔”?

如果不是遭到舆论质疑国内油价的“虚高”,不是有专家抛出“中国油价已高于美国”的言论,中石化也不会“抖出”“裸”油价来。这一“抖”揭了国内成品油价税负的老底——税占比高达36.22%。

中石油、中石化历来是“纳税大户”。只是公众不知道自己在用油过程中到底给国家贡献了多少税收而已。当高税负成为油价的重要“构件”,当高税负“抬高”油价,是否已经暴露出“过高”的迹象?

众所周知,税率高低,其实是“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因此,首先要让公众知情,其次,税率要合理。国内成品油价税负,在没有相关人士透露前,相信大多数民众是不知情的,36.22%,似乎维护“国家利益”的功能很强大,而维护“个人利益”很弱小。个人利益,既不知情,又变弱小,只能选择“裸奔”。 (王旭东)

价格形成机制需完善

成品油价才上调,各地市场批发价却争相暴跌。这说明了什么?

首先说明国内油价上调与国际油价走势不相吻合。近一个月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走势基本处在盘整期,近日甚至出现连日下跌。可发改委却以执行“新的油价形成机制”为由上调油价,而且上调幅度超预期。国内油价不但高过了与中国资源禀赋相近的一些国家的油价,甚至高过了经济发达、人均消费能力远超我们的美国。

也说明了国内油价上调与国内需求增长趋势不相吻合。价格虚高,刺激国内石油巨头加大生产。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外贸出口形势不妙,国内汽柴油需求疲软,直接带来国内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供大于求。油价虽是上调了,但市场却不认账。

两个不相吻合,揭示市场并不支持油价上调,国内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不是真正的市场机制。这就提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现行油品价格形成机制,要不要进一步修改完善?(李北陵)

相关专题:

2009年第二次下调成品油价格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练洪洋 李北陵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