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而食之 从瓜分福汽看车企应对“劈腿”
2009年07月21日 15:42中国汽车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福汽被北汽和广汽瓜分的案例,因其为国内第一桩拆分式的汽车并购而注定被载入中国汽车工业史。且不说这样的先例会给以后的产业并购造成怎样影响,也不问下一桩瓜分案可能发生在谁头上,本报从这桩分拆官司中看到的是自主品牌车企通过类似的并购,来粉碎国外车企在国内“劈腿”策略的可能性。

7月初,北汽、广汽分拆重组福汽一事敲定。在这起分拆并购案中,两个新东家北汽和广汽在收购目的中,均暗含了对已有或目标合资对象釜底抽薪的意图。相比而言,北汽这方面的意图更为明显。

分而食之,吃福汽不易

北汽此次并购福汽的传闻由来已久,从一开始的整体收购,到最后仅仅买下了年产能4万的戴姆勒项目,其中的变化值得玩味。福汽的戴姆勒项目是今年2月刚刚完工的新项目,原本预计实现生产也是下半年的事情了,这相当于北汽花钱买了人家造好的新厂。戴姆勒项目虽然并不是针对家轿设立,但是同样选择了在中国劈腿,一边搭着北汽福田,一边则南下福建。我们不难判断,如果戴姆勒一早选择北汽作为唯一的合作伙伴,那么显然对双方而言都是经济的,至少一场旷日持久、耗资巨大的收购将不会产生。可以想见,刚刚竣工不久的福建工厂,不会是戴姆勒专门给北汽留来收购的,其用意必然是在中国谋求一个以上的合资伙伴,以加大其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对抗中方过于强势的风险。而北汽的接手,虽然看上去像是在福汽被卖的时候帮德国兄弟一把,但是实际上则是一种对抗劈腿的战术。

虽然产能是广汽收购福汽的主要用意,但广汽在收购中对三菱也有和北汽对戴姆勒相似的想法。收购长丰之后,三菱方面迟迟不就是否参与广汽长丰项目表态。而对和日系企业相与甚欢的广汽而言,三菱当然是必须拿下的合作伙伴。在北京三菱项目基本熄火之后,东南汽车是三菱在中国唯一的触角,收购东南汽车,无异于逼迫三菱选择:要么老老实实跟我合作,要么就退出肥得流油的中国市场。这样的选择题,相信三菱不难取舍。

分拆并购动了谁的奶酪

通过并购解决合资问题,北汽和广汽并不是始作俑者。一汽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当年财大气粗的一汽为了和马自达合作,并购了当时的海马汽车。而拆分并购这种新方式的意义在于,在一家车企很难整个吃掉另外一家的情况下,这种各取所需的并购同样成为可能。从目前国内车企的合资情况来看,在南汽、长丰、福汽等被并购之后,几乎所有外资车企都已经和国内大型车企合作。这些车企被整体并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由于大多数大型外资车企都在中国选择了两个或更多的合资伙伴,这对于任何一个自主车企而言都是一块心病。以本田为例,事实上,本田的产品线支持一家车企也差强人意,而同时支持了两家的结果就是,两家在车型和产品线上都饱受诟病。而大众虽然有足够的车型支持南北两家企业,但事实上大众在其中的纵横捭阖也造成了两家资源的巨大浪费。在中国市场上,挂一个标志的同类车型却来自不同车企,早不是稀罕事,但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正常,且在国际车市中少有先例。

通过分拆并购的方式来破除外资车企的狡兔三窟,是一种相当有想法的策略。虽然各大厂家都有各自的利益,大家的后台背景更是谁也不比谁差,更因为地方政府利益的关系,并购可以说是千难万难。但这些阻止不了企业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笔者相信,在合适的时机,在自主车企更为强势的背景下,这样的品牌统一运动一定会展开。而中国市场是众多国外车企不愿也无法放弃的救命稻草。如果这个前提不变,那么虽然合资车企合同中有转让免责条款,相信老外也不会过于固执。

老外们的劈腿战术固然十分经典,集合了对中国汽车工业保护政策和地方政府习性的全面研究。不过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分拆重组为今后众多品牌在中国的统一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也是打破老外在中国劈腿比较好的办法。而外资品牌在劈腿的时候当然也承受了一定的品牌风险,毕竟在一个市场中经营两家或更多的同品牌企业,产生对冲、挤压的可能性更大。而这种风险也随着中方话语权的增加而越来越大。说不定到了一定的阶段,老外们也会哭着闹着要统一呢。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江昭融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