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前接福建戴姆勒北汽寻"四小"生存之道
2009年07月30日 08:32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已有评论0

如果此次重组最终获得成功,将部分挽回北汽控股去年以来在境内外并购重组中不断碰壁的尴尬,但是却难以满足它迫切做大的愿望。

9月前接福建戴姆勒北汽寻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控股)在欧宝汽车竞购战中出局后,将重组目标转向了国内福建汽车集团旗下的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它将与福汽在9月份之前签署协议收购后者所持有的福建戴姆勒的股份。

收购福建戴姆勒项目,是北汽控股无缘整体收购福汽集团之后“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它原本计划全盘收购福汽,以扩大其汽车产销规模并将产业布局延伸至东南沿海地区,同时,可以借此与三菱汽车产生合资关系,以延续双方在北京吉普时期短暂的技术合作关系,从而为它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但是,财大气粗的广汽集团的介入打乱了北汽控股的计划,它不得不缩小目标。

如果此次重组最终获得成功,将部分挽回北汽控股去年以来在境内外并购重组中不断碰壁的尴尬,但是却难以满足它迫切做大的愿望。北汽作为汽车行业的“四小”之首,也是一家地方国有汽车企业,无论是资金、管理,还是人才、技术储备都无法与几大中央企业相提并论,在政府鼓励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环境下,“四小”如何寻找自己的清晰定位,不被兼并重组的大潮裹挟着迷失自己将是它们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难题。

接手福建戴姆勒

福建戴姆勒原计划于今年7月份投产,由于福汽向北汽控股转让它所持的股份,将推迟至9月份投产。北汽控股有关人士透露,至迟在9月份之前,双方就会签署收购协议。目前,福建汽车和北汽控股正在评估福汽所持福建戴姆勒50%股份的价值,北汽的出价将不会是福汽当年的投入,而要重新评估。

福建汽车有关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股权转让后,福建戴姆勒将成为北京奔驰在福建省的分公司。为了福建当地的利益考虑,该项目将仍然在福建生产,向福建省纳税。

福建戴姆勒成立于2007年5月,总投资2.49亿欧元,注册资本1.6亿欧元。其中,福建汽车持股50%,戴姆勒轻型汽车(香港)有限公司(戴姆勒集团和台湾中华汽车合资组建,分别持股33.78%和16.22%)持股50%。该项目计划于2013年时达到一期规划的4万辆生产能力,二期达到年产6万辆。今年将首先生产奔驰威霆(VITO[综述 图片 论坛])、唯雅诺(Viano[综述 图片 论坛])两款车型,明年开始生产斯普林特(Sprinter)车型。

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福汽将向北汽控股全部转让其所持的福建戴姆勒50%的股权。不过,也有消息称,福汽将只向北汽转让其所持的福建戴姆勒40%的股份,其余10%的股份仍然保留,福汽将成为战略投资者。但该消息未得到福汽集团和北汽控股证实。

北汽控股上述人士表示,如果北汽控股不能获得福建戴姆勒50%的股权,这将意味着戴姆勒(香港)将控股福建戴姆勒,从而削弱北汽控股对这家合资公司的控制力。这是北汽控股难以接受的。

全面合资戴姆勒

福建戴姆勒只是一个规划产能4万辆的轻型商务车项目,对于急于扩大产销规模的北汽控股来说,这个项目对它的产销量贡献并不大。但是,北汽控股通过重组这个项目,将深化与戴姆勒公司的合资关系。

此前,北汽福田已和戴姆勒签署协议,双方拟成立一家对等持股的卡车合资公司。如果北汽控股成功接盘福建戴姆勒,那么北汽控股将和戴姆勒在乘用车、商用卡、轻型商务车领域全面合资。如果不重组福建戴姆勒项目,而是由广汽集团或者其他公司接盘,那么很难说接盘者不会与戴姆勒公司发展进一步的合作关系。这对北汽控股而言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7月21日,戴姆勒东北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华立新在被媒体问到如何评价北汽控股重组福建戴姆勒时说,“戴姆勒需要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相比福汽而言,北汽控股的实力确实更强大一些。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戴姆勒当初与福汽合资,是不想将所有的车型都放在北汽这个篮子里面。不过,随着双方联手将克莱斯勒北京奔驰“劝退”,又与北汽福田达成合资协议,戴姆勒的中国战略完全与北汽控股绑定在了一起,这反而将坚定双方的合作信心。

与戴姆勒实现全面合资,于北汽控股而言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也需要这样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与它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不过,要想处理好双方的合作关系并非易事,因为双方实力过于悬殊。从北京奔驰和福建戴姆勒的现状来看,由于技术、车型都是来源于戴姆勒,它在合资公司中处于主导地位。几个合资公司如何才能不沦为奔驰品牌的生产工厂将是北汽控股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生存之道

北汽控股接连几次并购失败给它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个难题: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四小”,它该如何清晰定位未来的发展道路,是盲目的做大,还是脚踏实地的做强,在“四小”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指引下,不论“四大”还是“四小”,都将兼并重组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政府的要求。就北汽而言,它并不想一直呆在“四小”集团中,而是想进入“四大”集团。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也曾经发下宏愿要进入前四大。“四小”中最有实力进入“四大”的只有北汽和广汽两大集团,但以综合实力而言,短期内它们的目标很难实现,因为,“四大”也在拼命想保住自己的行业地位。

然而,做大并非唯一出路,也并非每个企业都有机会、有实力做大。况且,对于“四小”而言,多大的产销规模才是合适的,目前并无统一认识。按照《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四小”的产销规模应当超过100万辆。以此衡量,北汽控股的规模并不小。可以肯定的是,在重组福建戴姆勒之后,北汽控股短期内不会停下兼并重组的脚步。不过,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北汽有实力兼并的对象几乎只剩下那些实力较弱的民营汽车企业,比如曾经和北汽传出过重组传闻的力帆汽车,其他一些地方国有汽车企业基本上已经心有所属。

如果兼并重组只是为了扩大产销量,而兼并来的却是一些落后的生产设备和没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那么对企业的发展则是有害无益。对于北汽控股而言,如果没有合适的兼并对象,反而不如转回头来,做强现有的几个项目,尤其是它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同时,加强与现有合作伙伴的合作。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史宝华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