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撼动汽车格局 谁是中国未来的丰田?
2009年08月03日 10:24理财周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1973年石油危机成就的是丰田汽车,2008年经济危机会成就谁?历史逻辑:谁是下一个中国的丰田?

时势造英雄。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欧洲、美国、日本等主要汽车市场,唯独中国市场一枝独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连续几年高达20%的增速,成为中国汽车企业崛起的坚实基础。申万分析师姜雪晴认为,金融危机下,全球汽车格局变革给新兴市场带来机遇,中国汽车业将崛起。中国未来有没有可能出现丰田这样的企业?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谁能顺应这种趋势?

汽车行业著名分析师钟师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放到一个大历史背景下去解读。”回顾汽车行业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汽车行业领导者的变迁历经了欧洲—美国—日本的路线演绎。世界汽车工业领导者的更替,每一位新巨头的出现都必须具有跨时代的最新武器。福特最早称霸是因为亨利·福特发明了工业流水线的廉价T型车;而通用领导汽车工业得益其引入当时最先进现代管理模式;而丰田能够后来居上超越通用,最关键的是它拥有风靡世界的丰田精益生产方式。

欧洲虽然是汽车的诞生地,但引领走上汽车工业化道路的却是美国。世界大战期间,全球工业重心从战后奄奄一息的欧洲转移到美国。恰逢其时,福特汽车革命性地推出工业流水线的廉价T型,使汽车成本大降,汽车价格低廉,让汽车大众化成为可能。

1927年通用超越福特,凭借的是管理创新模式。通用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创造了一种大企业的组织形式,构建了分权与协调、集中控制相结合的组织框架,同时引入高度职业化的职业经理人。这种在当时看来全新的公司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组织效率。

然而,风云突变,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沉重地打击了美国汽车行业。日本企业敏锐地嗅到这一潮流转变,大量研制并生产小型节油汽车。战后的日本面临资源稀缺的制约,日本汽车追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耗用资源、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丰田汽车更是将这种精益生产的模式运用到极致。1980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汽车王国。2009年通用破产,丰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徐长明认为:“很难预测未来市场会发生什么新变化,就像两三年前,没有人料到比亚迪会崛起一样。”变化多端的市场,谁会抢先抓住历史新机遇?

合资式困局:四大汽车集团的突围

“节能、环保、安全”,徐长明如此定义未来汽车发展的新趋势。纵观国内汽车公司,谁将最先把握这种趋势呢?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我国汽车行业销量前三名依次是上汽、一汽和东风三大汽车集团。三大集团去年汽车销量为457[综述 图片 论坛]万多辆,占全国总销量的48.7%,占据了我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2009年上半年,销量排名维持不变。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却表示:“中国汽车产销第一,不代表中国汽车第一。目前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技术、经营经验、品牌、发展战略方面都远远逊于国外,金融危机一过,中国汽车产销第一的地位将成为过眼云烟”。

在众多汽车集团中,上海汽车最具有国际眼光。上海汽车位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在接受国际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和经营理念方面走得最远。上海汽车擅长资本运作和重组,2006年,其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整体上市的汽车集团。上海汽车先后收购通用大宇和英国罗孚,上述业内人士认为:“收购得非常漂亮。”

东风汽车则重兵压阵合资公司,与日产进行了全面合资,合资利润可观,但自主品牌发展十分缓慢,研发人才流失严重。

而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一汽集团则是传统央企。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汽车基地和产品布局合理,综合实力强劲。一汽集团的产品全系列,发展比较均衡,没有明显弱项,这在国内汽车集团中是非常罕见的。但是,由于身处内地,一汽的企业管理机制、文化仍是弱点。

相比之下,长安汽车是“四大”里惟一依靠自主品牌支撑的汽车集团。在研发上,在人人都在合资过程中消化外方技术、走逆向研发的捷径时,长安一直坚持传统的从无到有的正向研发。更值得称道的是,在新能源方面,今年长安汽车第一个促成了国内混合动力车的商业化,并研发了国内首款新能源发动机。但是,长安汽车目前过于依赖利润微薄的微车,这是它的短板。

尽管如此,仍然无法掩饰国内汽车集团合资式生存的尴尬和自主品牌建设的苍白。

纵观上海汽车(600104.SH)、一汽轿车(000800.SZ)、东风汽车(600006.SH)、长安汽车(000625.SZ)这几家公司,利润率均持续走低。根据各公司年报的披露,汽车行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中高端车型,而这类车型往往是合资品牌。而自主品牌对业绩贡献很低,甚至是“亏钱的主”。

中国汽车要走向世界,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而不是依靠合资公司。“四大”集团目前的合资板块发展相对比较均衡,但是自主品牌的发展却有很大差距。未来,谁的自主品牌产品能够迎合“节能、环保和安全”的发展趋势,能够形成企业自主的产品开发的核心竞争力,并且能够建立适应全球运作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谁就有可能比肩丰田汽车。

另辟蹊径:奇瑞比亚迪两匹黑马

相比以上四大汽车集团,另外一些汽车企业虽然规模不及前者,但是,它们对自主品牌的探索、发展势头和发展方式却叫人耳目一新。

奇瑞走自主品牌之路,在合资品牌车不屑进入的低端车市场里找到机会。奇瑞规避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常规走法,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10%做“正向开发”。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统计,2009年上半年,奇瑞汽车逆市飘红,共销售21万辆,居全国第6位,蝉联自主品牌第一。

从今年开始,奇瑞动作频频,不再甘心盘踞于低端市场。今年,奇瑞先后推出3个中高端的瑞麒威麟品牌,形成奇瑞、开瑞[综述 图片 论坛]、瑞麒、威麟四个子品牌车。当然,奇瑞的飞速发展,推出新品牌的速度也值得商榷。

而做电池出身的比亚迪(01211.HK)则凭借其先进的电池技术,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电动汽车自主品牌之路。日本《日经产业新闻》如此评价:“‘环保车时代’在中国似乎有了实现的迹象。正在传统汽油车领域稳步前进的比亚迪说不定就是新一代汽车的黑马!”上述分析师则认为:“比亚迪代表未来汽车节能环保趋势,非常看好它。”

2009年上半年比亚迪销量大幅攀升,同比增长176%,成为上半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汽车品牌。汽车行业著名分析师钟师更是认为:“作为民营企业,比亚迪这一类企业的创新机制和决策机制相对灵活,中国未来的丰田更有可能在这一类企业中产生。”

谁更接近未来王者

“谁将成为中国未来的丰田汽车?”记者随机采访了近十位分析师和汽车行业研究人士,得出的结论惊人一致,认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至少目前没有看出明显的端倪。上海某合资证券分析师的说法具有代表性:“丰田汽车有七八十年的历史,而中国汽车引入合资还不到30年时间,差距还是很大的。况且,丰田汽车的成功模式是不可复制的,通用曾经也想学丰田,但最终不得不放弃。”

就目前而言,上汽在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和运作方面走在前端;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上的探索方式上提供了破解合资式困局的新思路;而比亚迪灵活的创新机制和符合汽车发展潮流的思路,同样值得期待。

也许回答谁是未来的丰田这个问题为时尚早,但从他们身上,我们看见了某种可能。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