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全球大规模召回这一事件成为目前业界和汽车消费者们最关注的话题,而这次召回也让“召回”一词被大家耳熟能详,行业人士、媒体、消费者对这一话题都有各自的看法。且让我们看看召回在不同的角色里,有着什么样的涵义。毫无疑问,汽车召回也将更加深入地影响着这个行业以及汽车消费,甚至改变车市结构。
日系车是否遭遇滑铁卢?众人对召回的反映是否有点过度?汽车厂家应该从这次全球召回浪潮中学到什么?消费者如何看待这次召回事件?且让我们来听听来自各方面的看法。
【媒体】
有召回的稿子 都要先仔细看看
3月6日,成都商报国内版编辑赵洪这一天值班。尽管丰田召回事件已经过去一些时日,但像赵洪一样的国内国际版编辑对“召回”一词还是相当敏感,“一般有召回的稿子,都要仔细地先看看,稍微有新闻价值的,都要取过来。”
3月1日,丰田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在北京就大规模召回事件举行说明会,并向中国消费者鞠躬道歉。这一新闻事件,在成都商报的头版链接了大篇幅的照片和导读,在随后的国内版也是大篇幅的报道。“丰田召回事件后,大家对召回二字都非常敏感了,新闻是追逐热点的,召回是目前的热点。”有业内人士这样阐述大家对召回二字的关注,“它已经成为网络热词。”
负责《每日经济新闻》电子版的刘兴斌也表示,最近大家对“召回”二字都比较关心。但具体是否有以前根本不会报道的“召回”事件现在报道了,刘兴斌表示,这的确需要详细的资料对比,不好说。
是什么让大家对"召回"二字如此敏感,又如此锲而不舍地追逐有关“召回”的新闻。事情的起因还是要从丰田大规模召回开始说起。之前一直在跑质量技术监督领域的要闻部记者江俊回忆说,自己以前也一直在关注汽车召回方面的报道,每次国家质监总局有关汽车召回的消息,自己都会写个小消息。“这在以前绝对不是什么好稿,用我们的话叫做渣渣,是防止别人写大了,我们漏报新闻的,编辑很多时候都不会发这样的稿子。”江俊说自从丰田大规模召回的新闻出来后,这样的新闻在编辑那里得到的待遇可是不一样了:以往根本不用发的稿子,现在更容易发了;以往发小的稿子,现在都会发得大一些。
[更多信息]
●《日本经济新闻》编委中山淳史:美国拿丰田大做文章,形成企业与国家的对立。美国制造业的象征———通用汽车公司去年申请破产保护,在这种形势下,美国采取如此做法符合其国家利益。
●新华网驻东京记者何德功:日本民众确实感觉丰田车出了质量问题,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说丰田本身有问题。他们认为问题根源是丰田经营扩张过快所致;再一个就是丰田章男迟迟不出面,不出来解释,危机没能及时化解,结果闹得越来越大,对他有批评。
但是,日本民众觉得丰田是他们自己的车,他们认为在技术方面丰田还是很厉害的,相信丰田只要经营方针对了,不急于扩大经营规模,一定要安全第一,站在顾客立场上就一定能再爬起来。
●新华网评论: 以丰田公司经营现状与产品吸引力,眼下尚不用担心会重蹈日航悲剧。然而,召回事件已令许多人失去对丰田品牌的信赖,竞争对手更是快马加鞭。如果新掌门丰田章男未能实施体制革新,驱走这种怠慢与傲慢,“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那番胜景恐将难再。
【业界】
丰田犯了个大错 给对手以机会
●“眼下丰田车质量问题必须要解决,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3月5日在内部会议上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6日在谈及“丰田召回”事件时表示,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么对待。丰田在中国有多家合资企业,一年产销几十万辆汽车。“我们希望中国的消费者能够得到和美国消费者一样的待遇。”
●韩国科学技术院机械工程教授白忠植:过于注重扩大规模而导致质量监管的缺失是丰田危机背后的主因。在过去10年间,丰田海外生产基地增加了17个,海外产量增加了约一倍,使质量监管体系力所不及。同时,为降低成本,丰田利用规模优势压低零部件采购价格,带来了质量方面的风险。1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