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权 在高门槛前止步
2010年03月12日 08:53天府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颜延

门槛,是指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或长石等)。但不知何时,门槛也比喻为关口、壁垒。正是这道“门槛”将诸多消费者阻止在了维权的门外。

自1983年将3月15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以来,每年的3·15,各种名目的宣传运动霎时间风起云涌起来。消费者的苦主们仍然像赶庙会一样,把自己的苦衷集中在这一天申述,期待得到重视和解决。

但是能得到解决的往往稀少,大多是因为“高门槛”而止步。在这里笔者以汽车维权为例进行简单阐述。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可谓蒸蒸日上,但随之而来的汽车投诉也快速攀升。消费者的汽车消费维权却举步维艰,因为维权门槛太高。

首先,车主鉴定无门。如果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

其二,维权成本高。动辄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惫。

其三,解决效率低。对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故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地被消耗完,就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

最后,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

因此,我们应该期待更多的法制化建设走进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来,把限制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高门槛降低或者干脆砍掉。这对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绝对百利而无一害。

相关专题:

315特别策划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