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李书福:从汽车狂人到汽车大佬(2)
2010年03月30日 10:35南方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1989年6月,国家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民营背景的李书福不得不放弃电冰箱业务。当年,李书福离开浙江,怀揣上千万元来到深圳某大学进修。在深圳学习期间,因为装修宿舍,李书福发现一种进口装修材料市场前景不错。随即返回浙江台州,联合兄弟开始重新创业,生产这种材料。装修材料给李书福家族带来了巨大的成功,直到现在,这份产业每年还有上亿元的利润。

李书福的生意历程,并非都是一帆风顺。1992年,海南掀起房地产开发热潮,李书福带着数千万元赶赴海南淘金,却不幸成为击鼓传花游戏的最后接棒者,几千万资金全部赔掉,孑然一身返回浙江。这段经历,成为李书福心中难以忘却的痛。

可以说,从照相起家,到变身千万富豪,李书福用10年时间,转战多个行业,将自己打造成了一名成功的浙江生意人。

敢闯:先上船后买票

真正让李书福从一个生意人转变为一个明星级企业家的,是轿车。不过,李书福造车,却是始于生产摩托车。

海南的遭遇让生意人李书福大受打击。从海南回来后,李书福开始反思自己的投资战略,重新寻找事业的起点。有一次,台州市政府组织参观一个摩托车厂。李书福发现制造摩托车原来如此简单且利润惊人,就毫不犹豫地杀入摩托车行业。1992年李书福成立了浙江吉利摩托车厂,1994年,李书福开发出国产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到1998年,吉利集团摩托车产量达35万辆,产值连续几年高达20亿—30亿元,出口到22个国家,跻身全国民营企业前四强。

尽管摩托车生意让李书福的财富进一步增值,但李书福更大的野心却是造车!早在1991年,李书福就打起了造车的主意。后来因为牌照问题,李书福先进入摩托车生产。但生产汽车的想法随着摩托车业务的快速发展而不断膨胀。

1994年,李书福做出了一项令人吃惊的决定:造汽车。当李书福将生产小轿车的想法告诉其家人之后,其亲兄弟们极力反对。从而逼出了李书福“一个沙发带四个轮子”的经典言论,并表示:“哪怕是倾家荡产,头破血流,我也要干!”

当时,国家禁止民营企业造车。李书福耍起了先上船后买票的“手段”。为了获得牌照,李书福面对国家汽车权威部门的领导,恳求“请国家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1998年第一辆吉利“豪情”在浙江省临海市下线,标志着李书福的汽车梦变为现实。12年时间,李书福通过不断的兼并扩张,在中国汽车行业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中国民营汽车“第一人”。2009年,吉利汽车完成销量33万辆,比2008年净增10多万辆,同比增长达48%;销售收入超过140亿元人民币。

相比吉利的销售业绩,更让同行记忆深刻的是李书福的一些“疯狂言论”。“要像卖西瓜一样卖汽车”、“通用、福特迟早要关门”、“合资就像是勾引我们抽鸦片”、“让中国的汽车走向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正是这些言论,让李书福获得了汽车狂人这一头衔。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志杰 田志明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