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第二轮高速增长期。在产销数据快速攀升的同时,我国汽车产业应特别注重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与方向的探讨最为引人关注。本月的月度话题,我们邀请了中国工程院杨裕生院士,以其对我国电动汽车多年关注的积累,和他在锂电池领域的权威见解,对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建言献策。
发展电动车可以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应刻不容缓地发展电动汽车,已无疑义。
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说:“要实施‘两头挤’的产业化推进战略————优先发展大中型公共客车;逐步推动中高档乘用车由混合动力、插电式电动汽车,向新一代纯电动车及燃料电池车方向发展。”
对于“纯电驱动”的小型乘用车而言,只有电动机向变速箱传递能量的一个动力系统。纯电动车的蓄电池用市电充电,优势最大:一是节油率高,粗略估计1000万辆纯电动轿车用电,每日约可替代汽油5万吨;二是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最少;三是结构简单,无油路和水路,使用、维修方便;四是全费用低于燃油汽车;五是电池可在夜间利用廉价“谷电”和现成的电网线路充电,既推销了“谷电”(主要是核电和风电),为电网“分散调峰”,又可节省大量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经费。
纯电动汽车最适合我国缺少石油而内燃机技术水平不高的国情,最能减少城市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节材、节能。发展纯电动汽车应该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实现汽车工业的跨越发展,纯电驱动的小型乘用车应当得到优先发展。
我国动力电池技术进步很快,为电动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动力电池技术要在电动车使用中不断提高,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不断提高。但是应该承认,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只有约100千瓦时/千克,铅酸电池只有其三分之一,不能支持纯电动汽车的长途行驶。那么,在更高比能量的动力电池未出世前,如何发挥好现有电池的作用呢?
早就有些企业研制成功中档以上的纯电动轿车,在国内外车展上多次亮相,300千克的锂离子电池充电一次可行驶200公里以上;还可配置更多电池,行驶300公里。当然,价格也不菲,二三十万元一辆的这类电动车市场需求并不大。因此,这些生产企业对产品上市显得很谨慎。
于是,想“优先发展”的却“发展”不了。在我国,发展纯电驱动的小型乘用车,还需另找突破口。低速、短程、微型纯电动车应当作为市场推进的突破口。
根据多个大城市的统计,80%的汽车日行驶里程在20公里左右(小城市应该更短),故短程汽车用户可观。现在使用电动自行车和轻型电动摩托车的广大群众,在购买力提升后需要遮风挡雨的代步工具,他们是短程纯电动车的潜在客户,数以亿计!因此,充电一次行驶50—80公里的纯电动车大有市场,现有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甚至铅酸电池就能满足要求。山东、浙江、江苏等地研发的3座和4座微型四轮车,装配5000元铅酸电池,售价约3万元,有的已出口。如配用锂离子电池,估计也只要5万—6万元一辆,给予适当补贴就可有竞争力。
速度高,则电动机的功率要高,对电池的比功率和比能量也相应提高要求,需装更多的电池。这会将车价提升到缺少竞争力的地步。相反,微型、小型车要限定最高速度,比如,美国、欧洲轻型四轮电动汽车最高时速标准40公里、45公里,并限定不上高速公路,以保证高速公路的行车速度和安全,就可用于中小城市、广大农村及大城市的郊区。
因此,优先发展“纯电驱动”的小型乘用车,应指明包括发展微型车。它的优势在于,第一,微型车电池用量少,价格低廉,适合我国国情,容易推销。第二,车微则轻,耗电少,充电易解决。微型车100公里耗电6—8千瓦时(小型车100公里耗电10—13千瓦时),用220伏的10安培市电插头即可在夜间7小时内完成充电,现有停车点的近旁安装一个自动收费的小充电柱就能解决电源问题。第三,车的结构简单,节材节能,使用、维修方便。第四,电池少,安全性高;电池厂的风险较小,有利于自我发展。
总之,电动车做小了,所有矛盾都容易解决。在国外,三菱、日产、富士重工等大公司非常重视发展微型纯电动轿车,这些都可借鉴。
当前发展电动车中,有种“以传统燃油车的指标要求纯电动车”的观念。也难怪,燃油汽车风行百年,其尽善尽美的境地已深入人心。但应当看到,目前针对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标准,有一些脱离当前发展阶段的过高要求,如最高速度不低于75公里/小时,充电一次行驶里程不少于160公里,否则就很难拿到“准生证”。我们应当看到,纯电动车现在还是车族中的“幼儿”,应该更新这种观念,以百倍的热情、宽厚的心态对待汽车领域的新事物,创造宽松环境,以低速、短程、微小型纯电动车为突破口,才能真正做到“力促纯电动汽车发展”。电动汽车技术将在电动汽车使用中不断提高,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不断提高。
有人说,车小利薄,不合大汽车企业的胃口,中小企业就需要在产品差异化上下功夫;有人说,车速低,要造成“堵车”。现在低速车还未上路,城市里“堵车”肯定怪不上它,但是恰好说明,城市里的车速高不了!当然,人们还可以提出低速车会有许多其它问题,但是在为缓解石油危机、减少排放而发展电动车的重大问题面前,应该有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应该让小问题成为解决大问题的绊脚石。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