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化名)是国内一家自主品牌企业的海外事业部主管,2010年以来,他明显感觉到手头的订单增加。不过,他们公司对于这种金融危机后的市场反弹,还保持一定的谨慎,在内部会议上,公司上下一致执行:长单变短单的做法。“即使买方要求制订半年期的长订单,我们一般也只与其签订两个月左右的订单。”小艾说,这是公司为了避免金融危机后市场不稳定的风险。
小艾所在的这家公司,已与墨西哥相关部门进行谈判,不出意外,近期少量样车将以出口的方式进入墨西哥。墨西哥被称为进入北美的桥梁,但墨西哥排放法规非常严格,国内包括吉利、一汽在内的自主品牌企业,此前有进入墨西哥的计划,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延缓了进入墨西哥的时间。
“金融危机压制了消费,虽然目前对于国际市场我们仍然很谨慎,但我们必须做好储备。”小艾称,以免当市场恢复时措手不及。
寻求出口新方式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中国汽车出口行业陷入困境,中国自主品牌出口传统的五大市场,叙利亚市场下滑60%,阿尔及利亚下降50%左右,伊朗下降30%左右,越南下降40%-50%左右,而受政局不稳定等双重打击的俄罗斯市场部出口几乎停滞。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自主品牌企业正在启动新一轮的海外市场。
5月份,奇瑞在台湾发布A1(台湾改称为FRESH)、A3(台湾更名为APOLA)两款房车;4月份江淮首个海外合资企业越南工厂正式生产,并正与土耳其和墨西哥政府洽谈合资建厂;吉利汽车总经理安聪慧透露正在规划新的海外工厂;比亚迪将其北美总部设在洛杉矶;曾在欧洲遭遇“碰撞门”的江铃汽车亦带着其MPV产品CV9重返这一地区;去年10月,已获得进入欧盟市场认证的长城汽车,则在出口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后,计划挑战欧盟“最苛刻”的瑞典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累计出口汽车达10.56万辆,较2009年一季度的6.97万辆增长52%。虽然离2008年顶峰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中国共出口汽车68.07万辆。不过小艾告诉记者这种增长的势头还在延续,4月份的轿车出口量接近4万辆,成为今年以来出口轿车数量最多的月份。
出口形势的好转,各大车企也相应调整出口目标,奇瑞汽车出口销售目标为10万辆,数量将比2009年翻一倍;比亚迪在其80万辆的年目标产量中,有5%-10%的比例来自出口;长城汽车更制定了出口15万辆的历史最高目标。
“金融危机以前,主要的出口厂家是奇瑞和长城,其中长城的主要出口产品也是以皮卡和越野车为主,不过这种出口的结构已经改变,”小艾告诉记者,在这两年中,出口企业中已经涌现出包括江淮、吉利、力帆和比亚迪等企业,且占乘用车总出口量近30%。
海外市场“粥”的增长率增速跟不上“僧”的增长率,导致出口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今年1-4月份,虽然从出口总量上看,前四个月14万辆的出口量与2008年年初的最高点近16万辆相差不大,但排名自主品牌轿车出口量第一的奇瑞与2008年初的出口量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出口市场的环境也没有先前宽松了。小艾透露,在这轮经济危机中,国外汽车产业受到了重挫,经济危机刚过,当地政府必然要挽救当地的汽车业,如欧洲一些国家,推出鼓励消费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本国品牌的汽车;俄罗斯则通过抬高进口汽车门槛,禁止排放不达标汽车生产和进口,加强进口车认证管理的方式来限制进口。
“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迫使自主品牌企业需要找到切入海外市场的突破口。”PAC公司副总裁周方裕认为。
江淮负责出口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江淮在越南市场建厂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在当地的竞争力。去年7月份,江淮越南工厂计划启动,江淮计划投资累计400万美元,与越南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投资&合作进出口公司及俊业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合资建设JAC越南汽车生产和组装股份公司,由江淮控股51% ,计划年生产汽车整车6000辆。
“自主品牌的对外贸易以前都集中在技术输出和品牌输出方面,我认为现在已经到了资本输出的时代。”
奇瑞一位相关人员也认为,中国的自主品牌企业的出口方式正在改变。第一阶段以整车出口的形式,无任何风险,但成本比较高,加上关税,收益率低;第二阶段以KD方式,降低成本,降低关税,回避政策壁垒;第三阶段是合资合作。
仍是“农村包围城市”
目前自主品牌企业的出口地仍局限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周方裕认为,“中国主要针对低端市场的低端购买力,开发了这些区域原本买不起车的消费群体,”但这些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面临很高的税务壁垒,这使得自主品牌出口的利润明显偏低,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是被西方的汽车企业所不屑的地区。加上这部分市场还存在着无序竞争,中国汽车为了寻求进入这些地区不得不采用非正常的营销渠道,“这说明我国的汽车出口还处于初级阶段。”
而根据周方裕与多数自主品牌企业的接触经验,自主品牌企业都将北美和西欧作为汽车出口的终极挑战,“汽车工业如果没有进入到北美和西欧就等于没出过国门。”
自主品牌企业也在寻求进入北美和西欧的方式,一种方式通过墨西哥等“桥梁地带”进入北美等发达地区,如金融危机以前,吉利和一汽等都曾表示要在墨西哥建厂,但金融危机发生后,考虑到高成本投入后的市场问题,这些企业纷纷搁浅了计划。而记者了解到,目前有的已经开始重启墨西哥计划。
也有中国企业直接获得欧盟认证并进入欧洲市场,如长城汽车正准备下一阶段进入包括瑞典等国家在内的西、北欧市场。但这种方式正在遭受市场的考验。先行者华晨从2007年,就开始向欧洲推出的第一款车BS6,但此后“碰撞门事件”对华晨出口带来极大冲击,从2007年到2009年,华晨这两款车型在欧洲总销量仅为502辆,日前有消息称华晨已停止了向欧洲的出口。而此前江铃也遇到过“碰撞门”事件。
周方裕认为,西欧和北美短期内不是出口的重点,尽管长城和江铃有再次试水出口欧洲的计划,但能否最终落地生根,仍将面临欧洲严格的贸易壁垒和当地品牌排挤的考验。对目前自主品牌企业普遍走的“农村包围城市” 的道路,周方裕表示认同,先从容易进入的地区进入,然后慢慢覆盖。如江淮借道越南的目的是为了覆盖东盟市场;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周必仁表示,奇瑞不排除未来以台湾作为生产基地,出口到东南亚、非洲及南欧的可能性。
“我们也想进入欧美市场,但进去以后会怎样呢?这是我们要关心的。”小艾说。而丰田在北美市场的遭遇,更是坚定了他们目前暂时先不急着进入的决心。
(21世纪经济)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俞凌琳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