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催热节能车 3000元能否激活小车市场
2010年06月25日 10:04南方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127!近日,网络上发布了一组数据备受关注。在国家下发的《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后,或将有127款1.6L排量以下的节能轿车进入补贴的名单。

“山寨”名单的出现,引起外界的热议,也反映了企业正积极备战,争取进入名单范围,以搭上政策的顺风车;以及消费者对该项政策的期待。然而,由于3000元的补贴金额相对较少,补贴车型范围也相对较窄等条件限制。政策的“有形之手”能否再次奏效,催热节能小排量车市场,引起了外界的极大争议。但可以肯定,此项政策改变了以前一刀切的简单方法,进行针对性补贴,鼓励更多车企对节能技术的投入与研发,促进小排量车的技术升级改造。

◆车商

闻风而动 争夺政策蛋糕

6月1日,国家下发了《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表示,将发动机排量在1.6L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含混合动力和双燃料汽车)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按每辆3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以售价为10万元的1.6升排量轿车为例,去年购置税为5000元,今年调整后购置税为7500元,两者相差2500 元;如果该款车型进入补贴名单,则可获得3000元的额外补贴,与去年相比,优惠还多出500元。

3000元补贴标准一出,诱惑实在不小,各大车企纷纷闻风而动,准备各种材料,申报进入补贴范围。上海通用相关人士介绍,为了赶上首批入围名单,别克品牌加速向市场推出了英朗GT[综述 图片]系列车型,并于前日正式上市销售,刚好赶在名单出炉的前期。

然而,车企热情响应的背后,是年初购置税上调之后,1.6升及以下排量轿车销量持续低迷。据中汽协统计,5月份1.6L及以下乘用车销售70.67万辆,比上月下降4.14%;占乘用车比重为67.74%,同比下降4.40个百分点。

与车企的积极申报相比,哪些车型能进入补贴名单,也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再等等,过几天正式名单就出来,能省则省。”王先生表示,6月初,他正想买一辆1.6L排量的小车,听说马上有补贴,就将购车计划后置,看看哪些车型进入补贴名单。

◆焦点

车身重量标准 造就美系翻身

在车企积极备战的同时,一份网络名单则率先“发布”。据报道,通过工信部发布的综合油耗值以及相关条件的对比,在国内1909款车型中,有127款小排量车型满足节能要求。其中,广汽本田、上海通用、长安一汽大众上海大众江淮汽车、吉利、北京现代等汽车企业都榜上有名。

更让外界惊讶的是,在人们印象中,一向以油老虎的美系车一改风格,成为节能小排量车的最大赢家。在此份名单中,美系车型远远超过了日系、欧系以及自主品牌的数量。其中,上海通用旗下四大品牌共有21款车型入围,远超广汽本田的12款车型。并且,自主品牌成绩却不太理想,8家企业只有34款车型,其中吉利只有1款车型进入名单。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官方正式名单尚未公布,但此名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据了解,在此次的节能标准中,最重要的是参考目标为百公里油耗以及整车装备重量。在百公里油耗符合条件的限制下,车身的重量决定着其命运。技术标准将整车质量从750公斤以下到2510公斤以上,每间隔110公斤至230公斤,一共分为16个档次,车身越重而油耗标准将适当放宽。汽车分析人士向寒松表示,根据车重、排量双重指标,美系轿车虽然耗油较多,但由于车重过大,在综合指标更占优势。

◆争议

3000元能否 撬动巨大市场

与“山寨”入围名单相比,更引人关注的是,政策的“有形之手”能否再次奏效?3000元的小杠杆能否催热小排量节能轿车市场?

《通知》发布之后,便有分析人士指出,对1.5L至1.6L的小排量主力军来说,3000元的补贴额度相对较小。“对售价10万元左右的1.6L排量车型。未获补贴车型可通过市场的直接让利,参与市场竞争。”广州一家经销商工作人员表示,而对于售价在6万以下的车型,补贴或许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这以价格区间的车型利润十分低,让利空间有限。汽车分析人士贾新光也认为,此次政策补贴因范围过小,只有很小一部分车型能入围,从整体上来说,对小排量车的影响不是很大。

此外,补贴的方式也引起了外界的质疑。据悉,此次补贴3000元金额,政府将全额给车企,再通过车企让利给消费者。“补贴直接给车企,再间接受惠消费者,我担心车企会将补贴转化成为自己的利润。”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补贴不如直接采取减免的方式,一次性发放给消费者。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持积极态度。汽车分析人士向寒松便认为,该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小排量车的热销,因为小排量车的价格大部分都在10万元以下,3000元的补贴相当于车价的千分之三,这对消费者来说应该还蛮有吸引力。此外,政策把补贴先补给企业,是先解决节能汽车的供给问题,这种补贴方式的目的也是先让车企受益,进而开发更多节能技术。节能汽车补贴的政策指挥棒,也会吸引更多的车企将技术研发和产能放在小排量节能汽车上。(记者郭小戈)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郭小戈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