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中欧汽车产业论坛上公开表示,整车企业中外合资股比50%底线放开对市场化竞争有利。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汽车行业和媒体的普遍关注和争议。
此前,我国由于保护国内产业及历史问题,整车企业在华合资项目中,外资资本不能超过50%。最早实施此规定的是1994年《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至今已延续16年之久。“十一五”期间,整车合资企业中方股比的底线并没有动摇,但汽车产业链上的零部件、销售、物流、汽车金融等环节,则对外资全面开放。
国外企业来到中国,目的就是寻求利益最大化,所以一直谋求股比提高。对于这项保护政策,外资一直持质疑、指责态度,称是继《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之后,中国贸易保护的又一明证。50%对50%的股比降低了合资企业的投资效率,而在战略制定、决策等方面都要反复讨论,甚至是博弈,繁复的决策程序延误了企业抢占市场的良机。所以外资期盼股比底线放开,可以更有效掌控中国市场。
而国有大型汽车集团对此一直持强硬态度,称如不坚持50%的合资底线,外资将可以更有效掌控中国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将遭重创。最让中方担心的是,股比放开后靠合资生存的国内主流大汽车集团将有空心化之忧。长安汽车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高层也表示,目前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不足30%,实力还不够强,需要长期的鼓励和扶持。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如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觉得,只有全部放开才可以帮助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现在对投资50%的限制政策,对汽车工业发展很不利,并不是保护中国汽车工业。与李书福持相同观点的专家认为,开放股比可以从历史和未来两个方向看,就像当年中国“入世”,很多人说狼来了,回头来看,“入世”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因此合资车企股比开放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韩镭也认为,短期内中外50:50的股比要坚持,对于在合资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权中处于劣势的中方来说,保留这道防线符合中方企业利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则表示,关于汽车合资企业中外双方股比,WTO规则并没有相关的要求,而且,中国汽车业已经吸引了足够多的外资,并没有必要再通过放开外资持股50%的底线来吸引投资。
眼下的股比之议,其实是给中国车企敲响了警钟。自主创新是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真正挑战。只有我们的自主创新达到一定水平,谈整车股比放开才有意义,要不然就会形成国内大汽车集团空心化,自主品牌挑战加剧的结局。目前,股权控制的意义与其说是为了保护现有的合资企业中中方的权益,不如说是为正在起步的中方自主开发、自主发展的企业赢取培育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十二五”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转为汽车强国的重要关键期,修订好汽车产业政策、制定好“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营造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创新环境、市场环境,全面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现在就实施股比放开,与“十二五”时期坚持发展自主品牌这个主旋律似难吻合。
总之,合资整车企业股本比例之间的博弈将长期持续下去,到放开的那一天,就将是中国汽车工业真刀实枪的较量了。雍君川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雍君;川页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