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的通胀,已成为老百姓近来最为关心与敏感的话题。11月10日晚间央行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仅仅9天之后央行再次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一切密集的调控措施出台,正是通胀“惹的祸”。
通胀导致的物价上涨,已在最近一阶段表现得十分明显。由于手中货币购买力下降、生活支出增加,使得人们开始感觉生活充满不安全感,未来变得更加不确定。对于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汽车消费市场来说,通胀带来的压力和影响绝不可小视。
消费信心开始动摇
虽然在今年的年中,随着流动性的过分增长,经济界对警惕通胀的呼声已经很高了,可是民间的反应好像相对滞后,反映到车市上来说就是消费热情不减反增。
但是九月份以后,各种生活物资的价格出现加速上涨的态势,人们普遍对通胀的心理压力开始明显增加,并且日益加重了。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对于汽车这样没有任何保值功能的商品来说,一旦物价继续上涨,各种税赋开支与养车的费用也将随之全面上扬,车辆拥有者的负担,也将随着物价的上涨而呈水涨船高的态势。
在通胀压力下,老百姓会压缩开支,除了必需品外,一般不会像平时那样大手大脚,对于像汽车这样需要大量支出的奢侈消费品,更会慎之又慎。正是这样的市场现状,击退了许多消费者此前高涨的购车热情。通胀对车市的影响不仅直接而且有可能造成重大伤害。
最重要的是,车主需要考虑的不只是购车的一次行为,而是关乎日后养车、修车甚至洗车、停车等等一系列费用过高的问题。而这些费用也随着通胀而水涨船高,成为众多准车主晋升为车主的最大阻碍。应该说,大多数人不是买不起汽车,而是养不起汽车。通胀的压力之下,这些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开始盘算其拥有汽车的合理性、实用性的人目前也变得越来越多了,许多消费者买车的信心产生了极大的动摇。
总之,通胀的压力正在极大地动摇着人们对未来实际收入的预期,继而影响到对乘用车购买的热情。就目前而言,如能保住现有的消费热情不受打击,已是非常难能可贵之事了。
车企难堪成本上升
对于车企而言,最为担心的是通胀本身将导致钢材、铜、铝、塑料等汽车制造材料价格上升,从而使企业不论是生产、采购还是融资成本都有所增加。与此同时,涵盖汽车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了成本增加的趋势。如今年进口天然橡胶(包括胶乳)的售价差不多提升了一倍,使得轮胎等随之涨价。今年,国内轮胎已有三次调价。10月,国际轮胎巨头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再次宣布提价。除橡胶外,包括钢铁、钢板等在内的重要原材料和零部件都在涨价中。
更令车企负责人坐立不安的是,在各类成本上涨的同时,汽车价格却仍然在跌,汽车再次成为绝无仅有的价格大幅下降的产品。更要命的是,大多数消费者依然执着地认为:车价还有降低的空间。这种状况对车企来说,形成了两难的难题,一方面是必须极力平息成本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却很难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随着通胀预期不断加大,各种关于央行将再次加息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一旦加息,将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并加大汽车企业的资金缺口,最终影响汽车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于汽车业这种资金密集型行业而言,将成为不可承受的打击。
让行业人士备感忧虑的是,不断上涨的CPI或许将成为本轮车市由盛转衰的幕后推手。截至10月底,国内不包括零售环节的汽车企业库存比月初增长0.29万辆,总量达到54.21万辆。今年以来,车市销量虽然也在增长,但增长势头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由年初超过40%的同比增幅,缩小至10月的不到20%。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内需乏力的大背景下,由于物价上涨降低了购买力,车市持币待购气氛渐浓。业内人士预期,在近期一段时间内,国内汽车业很难走出这个成本增加同时却必须降低价格的通胀命门。
通缩通胀抑或并存
库存增加,降价促销,通缩阴影一直笼罩于今年的国内车市,而现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涨价,埋下车市通胀隐患。兼具国内历练和国际经验的前大众中国总裁范安德,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国内车市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可支配收入降低。另一方面,厂家通过新车型引入,提高市场售价。
范安德的话,或许正透露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国内车市很有可能迎来通缩与通胀并存的局面。即汽车销量停止增长时,汽车价格不断提高。目前的基本情况是,降价促销等通缩阴影依旧在,但又面临因原材料零部件价格提升,而导致车价提高的通胀危机。
然而,更多的业内人士则认为,受通胀压力影响,汽车制造成本提高将成不争的事实,但这并非意味着车价一定将会上涨,制造成本提高并不会带动车市整体提价。目前同一类型和档次的车型越来越多样化,消费者的选择也很多,市场已经进入了充分竞争时期,汽车价格逐步回归理性是大势所趋。消费者已经习惯了汽车不断降价,厂商轻言涨价,就会在竞争中陷入被动。如果车价越来越贵,买车人越来越少,这样的市场才是真正可悲了。
面对当前的通胀压力,中国车市的唯一出路就是厂家和经销商联手,共同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共同分担市场带来的压力和成本加大的风险,而不能像过去那样,生产厂家独善其身,把市场降价、压库压力转嫁到经销商身上。厂家应及时果断地降低产能,加大对经销商的金融融资支持,适度降低经销商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压力,防止由于销量的下降和库存的增加带来的资金压力,防止资金链的断裂造成的崩盘。
另一方面,除了政策面上防通胀和过热的必要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外,我们有必要对中国汽车市场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做出理性分析和反思。能源的消耗给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是动力还是阻力?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不是必须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看来,是到了该为我们的投资行为做个客观评估的时候了。李永钧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李永钧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