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订车时,4S店往往会很正式地提供一份预订协议。虽然只是一张A4大小的纸,但消费者却理所当然认为是一份可靠的保障。其实,这份协议一方面,它是消费者买车的证据,同时也陷阱重重。佛山的陈小姐最近就被一份订车协议弄得烦恼不已。
读者来信:
经销商不讲信用,等足四个月提不到车
日前,陈小姐来信车天下投诉,她在佛山南海区的某经销商处签订购车协议,交纳订金1万元,购买一辆1.4T的热销车型。由于之前也深知该品牌旗下多款车型紧俏,因此同意交车日期为4个月, 即11月24日。临近交车时间,陈小姐发现不对劲,“若不是我自己每隔一两个星期打电话去询问一次,我还以为该经销商已关门闭业。但每次询问结果都是说,没有车。”最后,该经销商才口头告知:由于供货计划原因,陈小姐“可能”还要推迟一个月才能拿到车,至于具体时间,经销商拒绝通过协议明确承诺。
“签了协议,就是厂家对消费者的一份承诺,这样无限期的延后,对消费者非常不负责任。”陈小姐质疑,当超过协议时间交车,经销商不需承担任何责任和费用, 只会在消费者的要求下全额退回订金。在漫长的等待里面, 消费者的时间成本、 机会成本为何完全无法获得保障!
提辆车“四处碰壁”
碰壁一:经销商推脱
临近交车日期,经销商一点消息也没有。为了以示“清白”,经销商甚至提供11月份的到货计划给陈小姐看,告诉她因为到货的预订车型只有一辆,必须先交付排在她前面的客户。然后销售顾问“口头”告诉她,应该12月底可以交车。陈小姐让他们再写一份交车日期协议,被经销商拒绝。
碰壁二:发至国外总部
陈小姐将一封投诉信发到厂家的国外总部,希望引起重视。但可惜的是,国外总部的人员并没有很好的建议给她,只是承诺把这个个案转发回中国总部。
碰壁三:拨打客服电话
陈小姐拨打400厂家电话,接待的客服小姐告诉她,订车协议纠纷属于经销商“分内”事,厂家只能记录下来,但无法处理。
碰壁四:咨询专业律师
在咨询专业律师后,陈小姐更陷入了迷茫:律师直接告诉她,这样一份协议并不是合同,陈小姐更无从要求向经销商或厂家索赔。即使通过这份协议向法院请求赔偿,陈小姐能拿回的也可能仅仅是“订金+银行利息”。
订车协议:责任撇得一清二楚
在陈小姐提供的订车合同上,经销商对于未来不可预见的“延误交车”责任推卸得非常干净。在协议下方第5、8、9条中规定,在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下、因厂家计划调整、运输等原因不能按时交车的情况下,经销商无需担负任何责任,消费者也没有索赔的权利。
“既然签了协议,经销商负责卖车,消费者给钱买车,那么在平等的基础上,经销商对于延迟交车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陈小姐表示,现在的订车协议大多是“霸王条款”,经销商和厂家把责任撇得一清二楚,交不了车,消费者要么继续等,要么只能拿回订金,至于等待时间的补偿,经销商完全不负责。
缺乏监管部门,无处维权
陈小姐认为,无法按时提车,责任大多在厂家。厂家应该对此负上一定责任,“譬如协议里面提到可能会因为厂家运输、生产计划等原因,导致无法按时交车,消费者也不能索赔。”这无疑是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陈小姐表示,厂家的供货计划本来就已不透明,所谓的“厂家因素”也只有经销商才知道个中缘由,交不交得车,往往是经销商说了算,消费者并没有知情权。更郁闷的是,非要较真起来,违约责任谁来监督执行却是一个法律空白,“找工商部门,工商部门说无法管;找厂家,厂家说是经销商的责任;找律师,花钱之余还未必能讨到公道。”
延迟交车,责任缘何不清
既然车已经开始销售,为何又没有车供应?这也成了消费者最纳闷的地方。在各地315消费投诉网上,类似的延迟交车投诉案例多达数十宗,往往不了了之。对此,广州本地某汽车品牌经销商负责人罗先生向记者诉苦:“延迟交车这种情况有时候并不是4S店可以左右的,如果厂家不给4S店分配车辆,经销商怎么争取也没有办法。”
现在,市场上的实际情况是,由于厂家信息缺乏透明度,消费者根本无从知晓车辆订单的排序情况,以及对应车型的供应情况,完全由经销商的销售人员说了算,有时候经销商就借机人为制造紧张气氛,让消费者被迫加价,或者接受强迫消费者增加消费。
律师说法:消费者官司难打
广州中通律师事务所的周律师向记者表示,因双方在订车协议里面并没有说明具体交车时间,只是模糊的“四个月”这类字眼,因此经销商延迟、甚至提前一段时间交车的做法,都无可厚非。按照法律规定,订金是可以退的,而在订车协议里面,由于商家已经列清楚各种可能情况,如果消费者与经销商真的打起官司,消费者并不占有利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要做的,是与经销商协商,若协商不成,才建议向法院申请仲裁。
提车时间被拖延
消费者能怎么办?
最维权做法:向各方投诉
消费者一旦遇到经销商无理拖延交车时间,最直接的维权方法是投诉。但与其向315等部门投诉,有时候向厂家投诉可能见效更快。当然投诉之前,要保留相关证据,除了拨打厂家提供的400客服电话外,直接向经销商大区投诉也是最直接、见效最快的办法。
但是不同厂家的态度不一样,有时候投诉未必会被受理。
最爽快做法:直接退订换车
与其苦苦等候一辆伤透自己心的车,不如直接退订改买其他车型最为实际。在经销商的订车合同上,一般会写明如果无法按时交车,则无条件退还全款的规定。
最不提倡做法:继续等
如果眼里只有这款车,再无其他车型能入眼,那么最无奈的做法就只能是——继续等,继续被忽悠。
厂家和经销商该怎么办?
措施一:回馈“等车补偿礼”
如果所谓的产能真的短期没能调整过来,那么厂家应该主动给订车的客户一些补偿或者额外优惠。
措施二:做好定期沟通
在长期等待期间,消费者一开始心情可能很平静,但越到合同约定的时间,心情就会越激动。这个时候应该安排对应销售顾问与准车主做好沟通工作,定期安抚和汇报进展。
措施三:供货表部分公开
消费者预订后最希望的是能清晰了解预订车辆的供货情况是怎么样的。然而从厂家角度,全部公开计划表显然不现实,而且还涉及商业机密。但厂家可以让经销商定期与客户沟通供货计划,安抚客户急切的心理。(邓莉)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