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明年汽车消费基调怎么定?
2010年12月07日 09:13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2010年岁末,伴随着购置税减征、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刺激政策明年有可能陆续退出的传闻,不少汽车业界人士开始担忧中国汽车市场明年的走势。目前,有业内人士和市场调研机构预测,明年中国汽车市场不会再保持30%的高歌猛进,增速会降至10%。

记者认为,由于今年汽车产销有望突破1700万辆,达到美国新车市场历史上最高水平,在如此高的基数上,明年即使只保持10%的增长,也比有关机构预测明年的GDP增速稍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政策制定者要意识到,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汽车消费应当在保证稳步、适度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做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型的起步工作。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积极扩大商品消费,大力拓展服务消费。应当看到,汽车消费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有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相关论坛上,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有关领导介绍,中国的汽车零售额,特别是规模以上的汽车零售额,已占到了社会消费品总额27%。也就是说,社会消费1元,就有0.27元是汽车贡献出来的。这足以看出,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拉动消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当然离不开汽车消费的稳步增长。

然而辩证地分析,汽车产业的增速也不是越高越好。由于汽车使用一头连着土地,一头连着能源供应,一头连着环境,过快的增速会导致大城市停车位紧张、道路拥堵、空气污染加重、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增长等副作用。因此,汽车产销量单一的数量膨胀并不是一种可以被无限复制、超速复制的增长模式。

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在中国汽车产业试图由大转强的过程中,外资攫取了市场上的大部分利润。从某种角度看,目前我们的市场增速越快、规模越大,这种不合理的利润分配所导致的利益外流会越严重。尤其近些年来,国外汽车巨头对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视,纷纷加大投资建厂的力度扩大产能。这固然有助于地方GDP的增长和促进就业,但我们也要理性地意识到,这种跑马圈地更多是出于对中国汽车市场高产销、高利润、高增速这“三高”的觊觎和依赖。尤其是国内自主品牌厂家,更要有危机意识,要意识到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宝贵的稳步增长期是我们做强的最后机遇期,更要意识到市场竞争如激流行舟,不进则退。

从汽车厂家和经销商的角度看,明年减税等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意味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水涨船高和利益均沾将成为过去,如何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质量成为竞争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刺激政策的退出对消费者来说未见得是坏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未见得是坏事。

值得警惕的是,明年,一些大城市为了降低管理难度,有可能出台限牌等干扰汽车消费的政策,这种不良倾向一旦在全国蔓延,将极大地干扰汽车进入家庭的进程,阻碍汽车消费的稳步增长。记者一直认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是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而不能从简单降低管理难度的角度出发,一刀切地制约发展。大城市破解堵车难题,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公车改革力度,完善公交建设,并充分利用停车费等市场手段在汽车使用环节进行合理引导。

近日,备受关注的车船税法草案征求意见结束,中国人大官方网站显示,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接近10万条。这足以证明,政府部门在利用各种政策、法律手段对汽车消费和产业进行引导的时候,一定要本着科学发展观,真正体现公平,并充分吸纳民意,尊重民意。(南辰)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