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被掣肘是主因 马自达“逃婚记”
2010年12月08日 14:15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有句老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福特马自达这对纠缠了31年的“情侣”,终于走到了分手的边缘。

一场持续了30多年的同盟关系,即将走到尽头。

11月18日,日本东京,马自达汽车公司总部。这里正在举行记者招待会。在众多摄像镜头的逼视下,日本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社长兼CEO山内孝缓步走上讲台郑重宣布:“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对本公司持股比例将从11%降至3.5%,此次交易额为3.7亿美元,股份交割预计将于本月25日完成。”全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记者们纷纷起身提问,各大新闻媒体迅速向全世界发布了这条消息。

这是福特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第二次减持马自达股份。

此番减持之后,福特将彻底丧失在马自达的第一大股东的身份。而且据马自达总部透露:“马自达与福特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在车型开发、制造方面的合作也将终止。”

这意味着,从2008年年底开始就已经被业界炒得沸沸扬扬的长安、福特、马自达分家一事即将成为现实。

种种掣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969年,福特和马自达成立了一家自动变速箱合资工厂。1979年,福特汽车收购马自达2[综述 图片 论坛]5%的股份,成为马自达的第一大股东,并于1996年将持股比例增加到33.4%,获得对马自达的管理控制权。虽然两者的合作时间长达31年,但他们在中国的合作并不顺利。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汽车公司之一,马自达在华共有两家合资公司,但其在华的发展并不顺利。

在长安、福特、马自达共同组建的长安福特马自达合资公司(下称“长安福特马自达”)中,马自达仅持有15%的股份。由于份额较少,马自达在车型引进、产能、销售等方面都受到福特的主导或限制。

据了解,长安福特马自达今年前三季度销售乘用车286113辆,同比攀升32%。尽管销量增长,但收益更多地让长安和福特分享,马自达分得的羹并不多。

地位尴尬的马自达,在长安、福特、一汽的博弈中经常受到牵连。例如前些年由于四者利益纠葛,原本极具市场竞争力的车型马自达3[综述 图片 论坛]因停产风波而延误了销售,至今销量仍不温不火。复杂的利益关系让马自达多次错失中国市场的机会,更影响了马自达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更倒霉的是,马自达与一汽的合作也不顺利,二者虽然建立了合资销售公司,却没有正式的合资生产工厂,马自达车型只是在一汽代工生产,更抑制了马自达在中国的发展。

种种掣肘,让马自达单飞的念头越加强烈。今年3月,马自达曾主动向丰田抛出橄榄枝,希望借助其技术研发首款混合动力车型。

与此同时,与福特微妙的关系也让马自达处于煎熬之中。虽然马自达在福特全球平台中受益匪浅,比如马自达借助福特的全球资源,迅速在几年内完成了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但必须承认的是,在中国市场上,马自达也被福特拖累不少,丧失了很多机会。马自达在中国理应获得更好的发展。

弃“马”自保

尽管福特多次强调与马自达紧密的合作关系,但在旨在改变福特全球市场过于分割状态的“一个福特”的战略指引下,福特与马自达的关系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减持马自达股份是出于资金考虑,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不会改变两家公司的关系。”福特汽车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思如是说。

2008年,福特亏损146亿美元,不得不寻求政府贷款。与通用和克莱斯勒宣布进入破产保护程序相比,福特成为唯一没有宣布破产而完整地幸存下来的“美国三大”。

负债累累的福特,为了生存,只能对原有的业务进行瘦身。2007年福特出售阿斯顿·马丁,一年后又将捷豹路虎业务卖给印度的塔塔汽车,现在这把火又烧到马自达身上。

此前,福特持有33.4%的马自达股份。2008年年底,福特为了筹集资金延缓破产保护已经减持马自达的股份至13%。去年,这一比例降为11%。而今年的这一次交易将使福特在马自达的股份仅为3.5%。

数据显示,瘦身后的福特在2010年第二季度全球各主要业务部门利润均有增长,公司实现净利润2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8亿美元。这是福特汽车自2004年第一季度以来业绩最好的一个季度,也是福特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盈利。数据同时显示,福特在中国市场也渐有起色。今年前三季度福特汽车的销售总量就比去年提高了40%。“尽管当前经济形势仍然严峻,但我们在第三季度和上半年的表现非常强劲,超出预期。”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穆拉利说,“我们有信心2010年全年将实现稳固的盈利。”

“基于‘一个福特’的战略背景,这样的改变看起来似乎合乎情理,但削弱了福特和马自达的关系,正所谓有得必有失。”TNS中国北亚区汽车研究总监包亦农如是表示。

福特在马自达公司的持股从第一位降至第四位。这样一来,福特将毫无疑问地失去对马自达的控制权。虽然双方均表示,今后将依然加强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但福特在马自达的地位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单飞图变

福特再次减少持股比例,对于马自达而言或许并不是坏事。

“长期以来福特与马自达在战略上都存在分歧,福特专注于加强新兴市场如中国等地的业务,并将生产转移到东南亚地区。相反,马自达则着眼于稳固本地市场。”业内人士分析,以中国为例,一直只能服从于大股东战略利益的马自达便感到非常不爽。

所以股权变动对于马自达在中国的发展来说颇为利好。或许将会让马自达从福特控制的体系之中解放出来,走上单飞的道路,马自达在中国的道路将出现重要转折。马自达在中国的发展困局,或借大股东福特汽车的股份减持而得到最终的解决。

更何况,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福特的瘦身计划令马自达在福特的圈子中更加边缘化。2008年年底,福特将马自达股份减持至13%,并且不再与马自达共享技术平台,让马自达萌生了在中国成立股比对等合资公司的意愿。后来,福特重点推行“一个福特”的战略,无力顾及马自达的发展,更让马自达坚定了单飞的决心。

今年以来,“马自达单飞”之声更是不绝于耳。在4月举行的北京车展上,马自达(中国)总裁山田宪昭释放出马自达单飞的重要信号。其向媒体透露:“马自达、福特和长安就今后马自达在华业务进行了协商,认为有必要进行一些变更,因此在三方同意的基础上,我们向中国有关部门提交了申请,目前还在审批过程中。”

这个变更,无疑是指把目前由长安公司持股50%、福特公司持股35%、马自达公司持股15%的三方合资企业,拆分成两家独立的实体:总部位于重庆的企业由福特公司和长安公司各持股50%,另一家总部位于南京的企业由马自达公司和长安公司各持股50%。

5月18日,长安马自达不动声色地完成了新旧总经理的交接。柳川昌已正式接替任期届满的藤桥稔,成为马自达在中国新一任的决策者之一。柳川昌已的上任仿佛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马自达单飞的决心。

尽管马自达最后能否单飞主要还是看它能否通过中国政府的审批,但马自达对单飞后的愿景充满希望。

与欧美市场相比,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较好。2009年,马自达在华18万辆的销量已经让马自达总部大感惊喜,这个占马自达全球销量17%的比例显示着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山田宪昭表示,希望今年这个比例能达到全球销量的20%,未来能达到25%,让中国成为马自达全球最大的市场。1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