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广州国际车展 时间:2010.12.21-27 地点: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The 8th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Exhibition
2010年12月20日 10:19经济观察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最年轻的合资企业广汽菲亚特第一次回“娘家”,首次在广州车展(微博)公开亮相。正在建设中的这家公司,第一款车尚未上市,但展台内容并未因此而显得寂寥。

除了已经上市的新博悦[综述 图片 论坛],广汽菲亚特带来了菲亚特传奇车型500,以及1.4升MulitiAir发动机。

2012年,广汽菲亚特第一款车C-medium就将搭载一款1.4T发动机上市。

正处于品牌重建过程中的广汽菲亚特,希望借助菲亚特的技术优势赢得成功。正如广汽菲亚特总经理郑显聪所说,“如果没有最好的产品,是不可能在这里获得成功的。”

重建品牌

广州车展是广汽菲亚特的第一次正式公开亮相,也是其进行品牌重建的一个展示机会。

因此,广汽菲亚特特别带来了菲亚特目前最畅销的一款产品,菲亚特500。上世纪50年代诞生之后,第一款菲亚特500就累计销售了300余万辆,成为意大利的国民车。至今在欧洲市场,菲亚特500也是小型车市场的一个重要竞争者。

自菲亚特进入中国以来,特别是在今年3月与广汽正式牵手之后,500何时来到中国备受关注。可以说,对菲亚特以及广汽菲亚特而言,菲亚特500已经成为其在中国重建品牌的一个象征。

有消息称,这款车将可能以进口车的形式,在广汽菲亚特的网络销售。今年中,广汽菲亚特成为菲亚特在中国的总经销商后,吸收了20家经销商组建了第一批销售网络。

在第一款车上市之前,广汽菲亚特首先面临着重建网络和重建品牌的双重任务。而这两项工作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因此,在这个网络中,广汽菲亚特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多名原南京菲亚特的经销商。对于菲亚特而言,一直坚持的这些经销商是菲亚特品牌仍在中国维持的有功之臣。

2012年之前,重建网络和品牌,都需要在销产品支撑。因此,近阶段,进口车业务一直是广汽菲亚特首先要考虑的事情。此前,广汽菲亚特首先将2011款博悦引入中国销售。与老款车型相比,新博悦配置更加丰富,价格也有较大幅度下调。

但一款车显然还不足以支撑整个网络近两年的销售。因此,菲亚特最畅销的车型500何时引入,就成为了业界的下一步猜想。

对于广汽菲亚特而言,构建新网络、引进新车型,都是品牌重建的过程。在中长期的规划中,广汽菲亚特将形成一个包括国产车在内的产品矩阵,覆盖各个细分市场。

接下来的品牌重建,就要依靠整个营销渠道的改善以及服务品质的提升,这也是广汽菲亚特接下来要重点考虑的事情。

这一切跟广汽菲亚特目前在建的工厂一样,都属于打基础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在等待,而广汽菲亚特必须分秒必争。

技术优势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广汽菲亚特的第一款车更加为人瞩目。从最初的领雅[综述 图片 论坛]到其后推出的全新车型C-Medi-um,曲折的经历显示,广汽菲亚特对于第一款车的重视程度。

对于一个在中国市场失败过一次的品牌来说,第一炮必须打响。显然,领雅能否担当如此重任,还说不准。而一个全球首发车型的发布,是否能够实现这个期望,谜底存留至2012年才能揭晓。

此前,广汽菲亚特一再声称,这不仅是一款新车,而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衍生出许多车型。郑显聪表示,以这样的姿态重新进入中国,这是对中国市场的一个尊重。

他说,在中国如果没有最好的产品,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因此,菲亚特将把所有在全球最有竞争力的科技都放到这款产品上。其中,菲亚特号称独一无二的领先技术,如MultiAir发动机技术也包括在内。

广州车展上,广汽菲亚特就带来了代表菲亚特尖端动力科技的1.4升MultiAir发动机。这是FPT菲亚特动力科技的一项专利技术,在扭矩输出和动力输出方面都有较大幅度提升,而在燃油经济性方面则更进一步。

将于2012年上市的菲亚特C-Medium就将搭载一款1.4T发动机。显然,广汽菲亚特希望通过广州车展,为其新车在技术优势方面大做文章。

意大利人、广汽菲亚特营销部高级副总监马乐博自信地表示,我们能够给市场提供最好的产品,应用最好的技术。“我们的弹药库里面弹药充足。”他说。

在南京菲亚特时代,菲亚特也并非没有将先进技术引入中国,但新产品引进还是相对滞后。习惯以中级车打入市场的广汽,在广汽菲亚特身上必须学习如何将排量更小的车型,作为一款中级车推销给中国消费者。

路径之一,或许就只能在技术领先方面给予最大程度的展示和推广。毕竟广汽菲亚特的长期规划也不可谓不大。总投资50亿元的广汽菲亚特,一期将形成14万辆整车和22万台发动机的产能。二期规划则是形成年产销25万-30万辆整车规模。

而在菲亚特总裁马尔乔内的设计中,2014年菲亚特要在中国市场占据2%的市场份额。这个份额数字不大,但届时保守估计超过2000万辆的基础上,这个数字背后所代表的压力就相当大了。

12 上一页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魏黎明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