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裕隆股权示意图
4月6日,在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杭汽”)的重组搬迁协议签字仪式上,改革重组后的东风杭汽,股权全部转让给东风汽车公司,成为东风汽车100%控股子公司。再由东风汽车与台湾裕隆集团,共同注册成立“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50%,共同开发纳智捷汽车。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周文杰表示欲通过该项目,将商用车与乘用车结合,首创国内“商乘并进”的新模式。
东风:开疆辟土,扩张版图
始建于1969年的东风汽车公司(原二汽),是国家明确重点支持的三大汽车集团之一。东风汽车相继建成了十堰、襄樊、武汉三大汽车开发生产基地,并拥有云汽、柳汽等多家整车生产企业和多家发动机生产企业,以及上海浦东和南方两个新事业生长点。此外,东风汽车还是国内拥有乘用车厂家最多的汽车集团。
被汽车集团排位诱惑的东风汽车,尽管“膝下多子”,还意欲“开枝散叶”。按照规划,东风裕隆可实现24万辆的规划产能,加上东风杭汽30万的产能,今后东风汽车在杭州的设计产能将达到54万辆,其整体的产销布局也将突破200万辆。
东风汽车研发负责人对东风跟裕隆的合作则解释为,东风汽车旗下合资、自主品牌业务都在稳步发展,需要开拓新的事业,扩张版图。
裕隆:囿于发改委门槛,获准生证希望渺茫
相比东风汽车的全国“开枝散叶”,作为台湾地区汽车销量第一的裕隆汽车,其面临着市场规模从1994年的57 .5万辆骤减至29.4万辆的窘境。
走出台湾,寻求自保的裕隆,摆在其面前的两条路并不好走:一是与大陆企业合资建厂,二是等待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 C FA )签署后,零关税进口大陆汽车到台湾销售。严凯泰这个钟情于国外奢侈品的裕隆掌门人,在关键时刻投入了中国大陆的市场,他清楚地知道,广阔的大陆市场即便分食到一小块,也足够让裕隆过上好日子了。
10年来,裕隆在大陆寻找伴侣的经历堪称“路漫漫其修远兮”。1996年,裕隆欲与厦门汽车合作生产“福满多”面包车,未如其愿,2007年退出;2000年,裕隆与东风汽车组建的广州风神汽车公司,也因日产与东风的全面合资,被迫退出;裕隆与福建汽车合资的东南汽车中,又跟合作方在发展方向上各入殊途。
数个合资项目挫败,裕隆仍决然地选择再放手一搏,再度找到了前合资方东风汽车,打算借东风的背景,让项目审批之路走得顺利些。此后,杭州市政府高调出面协调,“请退”浙江中誉,纳智捷项目也正式成为双方各控股50%的合资企业。
一拍即合“商乘并举”新模式
2009年9月21日,东风汽车成立40周年座谈会上,其副总经理周文杰透露,东风与裕隆的合资项目已进入发改委审批程序。
从目前披露的消息看,东风裕隆注册资本为15.5亿元,在东风杭汽重组基础上对东风裕隆增资扩股后,项目总投资将达34亿元。一期项目用地为1118亩,可实现24万辆的规划产能。
在4月6日东风杭汽的重组搬迁协议上,周文杰表示“在过去20年里,汽车领域要么是商务车,要么是乘用车,我们的夙愿是把商务车和乘用车结合起来,实现‘商乘并进’的新模式,力争在未来汽车大格局中成为一匹黑马。”知情人士称,“商乘并举”实际上是为东风裕隆的纳智捷乘用车上市铺路。
另据,杭州市经济委员会汽车工业处处长魏兆宏介绍,去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汽车集团控制数量,从规模上发展,东风汽车要上马新的项目,也势必要对原有项目整合。东风杭汽在完成重组搬迁后,正在进行扫尾工作,目前杭州市政府的股份已全部转让给东风汽车。接下来,在纳智捷车下线上市前,东风裕隆也将完成对东风杭汽的重组,东风杭汽将并入东风裕隆。
早在去年8月份,由台湾裕隆汽车公司自主开发的乘用车品牌纳智捷(L U X G E N )一款M PV车型已在台湾地区上市。但预计今年年底在大陆首先上市的将是一款SU V车型。按照规划,东风裕隆将导入生产SU V、M PV和小轿车等产品,还将涉及A、B、C、D各个级别乘用车。其产品计划表还出现了电动汽车,此前裕隆汽车副总李俊忠则向记者透露过裕隆数年来耗资上百亿台币在电动车一块的研发。
目前,位于萧山临江工业园区的东风裕隆整车厂房已结顶,首批零配件厂商招募结束,正在投建零配件厂,分批入驻。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daiqi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