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汽车市场持续火爆,多家汽车销售企业已接近“零库存”。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诸多企业走上了产能扩张之路。然而,产能的极大扩充是否有持续的消费需求仍是一个未知数。
国内车企纷纷扩产增能
东风日产公司7月中旬表示,位于广州的工厂年产量提升10万辆,扩产后东风日产整体产量将提高20%。并且在广州新建的工厂将于2012年完工,届时东风日产产能将提升至70万辆。此外,公司计划招募1200名新员工,从今年10月开始通过增加第三班工作制达到扩产目标。
上汽通用五菱也在7月23日启动了东部工厂改造工程和柳州发动机工厂二期项目。此番扩张后,上汽通用五菱的整车产能将达100万辆。上海大众为了把产能做足,制定了更为高效的工作制度。计划由目前的每小时生产20辆提升到每小时生产30辆。而且,上海大众接手了南京菲亚特的工厂,按照上海大众的计划,到2012年经过改造的南京工厂产能将达到30万辆。
一汽大众新工厂定于2010年投产,初始年产能为20万辆捷达[综述 图片 论坛]和速腾[综述 图片 论坛],并计划在2011年对成都工厂进行产能扩充。一汽大众从2007年起在成都生产捷达,总量已接近1.3万辆,总产能为2万辆。一汽大众方面称,新工厂将在现有成都工厂的基础上扩建,目前大众将继续在成都生产捷达。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经理冯兴亚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刚性需求总体较大,同时国家出台的利好政策的持续性效果将会带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广汽丰田今年逆势扩充产能,投放第二条生产线。第二工厂投产后,广汽丰田的产能将从年产20万辆提高到36万辆。广汽丰田将今年的销售目标定在18.5万辆,比去年增长8%。
根据奥迪董事长RupertStadler的计划,奥迪会在未来每年投资20亿欧元用于新技术、新车型的研发,将车型品种从目前的26款提升到2015年的42款。根据这一规划,奥迪在中国投资了1.2亿欧元(10.5亿元人民币)新建一条生产线,以全散件方式组装奥迪Q5[综述 图片 论坛]和A4[综述 图片 论坛]车型,将于今年夏天投产,年产能10万辆。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以来,宣布产能扩张计划的企业已经有10多家。除上述说明的之外,还有奇瑞汽车计划投资300亿元扩大产能;长安汽车在多处基地全面扩产;通用汽车计划在5年内再建新厂以满足市场需求。
业内隐忧产能过剩
这样集体性的扩张,不免让人担心将来是否会造成汽车行业产能过剩。根据各车企已经公布的规划,到2010年,国内14家主流汽车企业的产能储备之和高达1582万辆。而中汽协预测,我国全年的总销量将在1100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年销售量尚不足1000万辆。相比之下,产能利用率不足七成。业界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只有超过70%~80%才对企业的盈利比较有利。
国泰君安汽车行业研究员张欣警示,到2010年,国内的汽车产业出现过剩是肯定的,甚至在今年的下半年就会发生。产能过剩的最大风险就是价格战可能趋于恶性化,进而吞噬企业盈利。
西南证券汽车分析师董建华对这一现象的评价是:“钱多堆的。”他表示,虽然汽车市场有很大需求,但这更多是政策性因素带来的,长远看,汽车企业盲目大规模扩产是要出问题的。
董建华表示,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受经济危机影响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消费力的提升是相对缓慢的,这个时候汽车企业的扩能不能太盲目乐观。如果消费能力跟不上企业扩产步伐,那企业将来就要为重复建设和产能放空问题持续埋单。”“当前拉动消费的政策,其实是表面的、浅层的东西,最终还是要靠市场购买力的增加。从生产上来说,中国汽车业的产能总体还是过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研究员罗仲伟也表示,利好的产业政策容易造成一哄而上的局面,“这掩盖了过剩的生产力,需要警惕。”
当然,也有专家称“不必过分担心产能过剩”,对明年的汽车市场依然乐观。“应该说是这些跨国巨头未来几年之内战略重心的转移,包括本田很明确的提出重点要从美国市场向中国市场转移,这个就是一个很清晰地信号。”业内人士称,2009年来,在不景气的全球车市中,中国市场却一枝独秀。谁在中国市场取得先机,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做到领先一筹。因此,这一轮的扩产逻辑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王毅鹏
编辑:
wuliang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