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高管集中套现 沃尔沃概念预期见顶?
2009年12月30日 07:34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沃尔沃收购案影响,吉利汽车(00175.HK)正成为目前交易各方中最大的赢家。此次李书福绕过上市公司,直接通过集团公司收购沃尔沃,由于后期有“把收购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预期,资本市场一度看好吉利汽车。吉利汽车港股价格四个月内顺势大涨120%以上,12月初一度最高升至每股4.84港元。

就在机构看涨吉利同时,包括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洪少伦在内的多位高管,在利好消息出台前十天,连续减持股票。

谈判收官前夜高管减持

资料显示:洪少伦在12月14日、15日两个交易内,以每股平均价4.365港元至4.435港元,共减持400万股,其持股比例从827万股,降至427万股。如果以4.365元计算(忽略交易成本),洪少伦此次减持收入1700余万港元。

吉利汽车独立非执行董事宋林向港交所申报,其在2009年12月7日以每股4.343港元的均价减持了100万股公司股份,其持股量从0.03%降至0.02%。吉利汽车独立非执行董事杨守雄称,2009年11月4日其减持50万股吉利汽车股份,每股平均价2.759元。

这让资本市场人士颇感不解。

目前吉利汽车正处于上升态势,2007年提出的战略转型在刚刚公布的年中报表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德意志银行称,吉利汽车股票估值相当于2009财年预测市盈率4倍,而2007-2009财年每股收益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46%,虽然中国汽车处于销售增长放缓的时期,但是该行认为吉利汽车能够长期维持两位数的增长。

车型上看,吉利汽车着力进行的产品升级换代也已经完成,吉利已经没有4万元以下的主力销售车型,这为吉利摆脱低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都将提高吉利的预期。

吉利高管在此时减持,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这是吉利汽车见顶的信号。“两个公司之间的并购,成功的比例并不高,即便是西方公司之间的并购,也有50%都不算成功。”瑞典政府投资促进署驻华首席代表陈永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考虑到中国市场因素,没有海外运营经验的吉利并购沃尔沃后,多位国内外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相对于收购,他们更关心沃尔沃下一步的运营发展。高信证券副总裁Steven Lam表示,在过去三个月,吉利汽车累计涨幅超过100%,估值已过高。而在这一波上涨行情中,作为战略投资者的高盛更是获利不少。

吉利汽车的资本路径

据吉利最近三年的财报显示,吉利2006年-2008年销售总收入不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在汽车消费井喷的2009年上半年,其销售净利润也仅为5.96亿元人民币。“吉利收购沃尔沃的20亿美元从何而来?”一直是外界的关注焦点。

对于具体收购方式,吉利一直没有公开明确解释,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必然的方式。今年9月底,吉利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高盛集团,向其发行可换股债券18.97亿港元及3亿份认股权证,获得25.86亿港元的融资。高盛获得了吉利汽车15%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国内某分析师此前表示:“高盛的资金将会作为收购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吉利自有资金外,也将会获得来自银行融资的巨大支持。”

记者了解到,包括北京、广州、东莞等地方政府都先后与吉利接洽过,也表示过协助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打算,更据来自投行业人士的消息称,吉利计划将工厂建在北京亦庄,距离20公里外的采育工业园区是北京奔驰的配套基地,这里的零部件企业将来可为奔驰和沃尔沃同时配套。作为回报,北京市的银行机构将为吉利收购沃尔沃提供资金支持,总计承诺的资金量可能达上百亿。

在利用政府资源方面,李书福是民营汽车业的开山鼻祖。2007年销量尚不足20万辆的吉利就制订了宏伟的目标:到2015年要达到200万辆的目标。虽然现阶段谁也无法考证这一消息,但却使吉利顺利得到来自各地政府的支持。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吉利先后在兰州、湘潭、成都等多个城市建造了生产基地。记者了解到,新的生产基地大都采取了由地方政府供地,再利用地作为抵押换取融资,使吉利集团在短期内迅速做大。

此后吉利又通过资本运作,把生产基地一个一个装入上市公司融资,获得发展资金。2008年6月18日吉利获中国商务部批文,公司将以总代价约16.11亿港元收购五家联营公司各44.19%股权,其持股将增至91%。吉利在完成了整体上市的同时,汽车核心整车业务的控制权已经抓到李书福手中。这一成功的做法,目前已被华泰等多家民营企业效仿。

随着吉利收购沃尔沃临近,泓福资产已将吉利汽车的评估目标价调高为4.5元港币,大华继显、DBS[综述 图片 论坛]等机构则首次给予吉利汽车买进评级。德意志银行更是在吉利汽车发布年中公告后将吉利汽车评级从持有调高至买进,以反映上涨潜力。

“吉利汽车的资本运作路线已渐趋明显,收购沃尔沃很可能是吉利在成为资本玩家路上的一次重要实践。”有分析师称,仅上市公司方面,吉利汽车已经获利颇丰。

目前资本市场的担心是,将来高盛退出后吉利的业务如何延续概念。一位高盛美国的内部人士透露,“按照高盛的规定,一般持有一个项目的时间不超过三年。”该人士预测,未来吉利可能会持续将沃尔沃业务作为融资资源,去寻求更多新的融资机会,这样吉利的资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吉利收购沃尔沃

相关报道:

吉利收购沃尔沃“板上钉钉” 六大悬疑仍待解

叫醒吉利 长安代工生产沃尔沃车型计划不变

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 印度塔塔将成标杆

吉利与沃尔沃的“公主之吻”

张天蔚点评吉利收购沃尔沃意义深远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俞凌琳 编辑: zhangyi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