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吉利收购沃尔沃只是一种姿态,但借此它最终达到了展示其进取能力的目的,并冀望能获得某种认同。
李书福又一次展示了他农民式的狡黠,而且再次得逞。
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盯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传闻时,他却玩了一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小把戏—突然宣布成功收购了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制造企业澳大利亚DSI公司。
DSI公司今年2月进入破产程序,吉利从开始接触到最终签订收购协议只花了30多天时间。吉利此次海外收购的口风之严、动作之快,令所有人惊讶—这一点都不像吉利一贯高调甚至略带炫耀的行事风格。
从商业操作角度来看,李书福对此次收购的守口如瓶在情理之中。如果有机会买到物超所值的海外资产,当然是越低调越好,否则抢食的人多了就捡不成便宜。当年上汽集团和南汽集团争购破产的英国罗孚资产就是个大教训。作为一个经验老到的商人,李书福玩起虚虚实实之道来无疑是行家里手。媒体对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热议就像是个幌子,正好可以被用来遮盖另一桩需要暂时隐瞒的交易。
但是,如果谁就此怀疑收购沃尔沃只是吉利这家中国有名的民营汽车公司用来博取曝光度的噱头的话,那么该结论可能显得有些武断。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海外收购的最大利益,这应该是吉利所持的心态。吉利获得了DSI公司的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和工厂设备,共花费了3亿港元。而据估算,新建一所类似的研发中心至少要2亿元,投资同等规模的工厂至少需要5亿元。
吉利从生产二三万元的廉价汽车开始起步,现在可以设计、生产出不输于合资品牌的中高档车型,但它欠缺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而收购沃尔沃可以使吉利立马就能拥有一个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据《华尔街日报》称,吉利几周前向位于瑞典的沃尔沃公司提交了收购要约。该报道还称,吉利的管理人员在瑞典还考察了通用汽车旗下的萨博汽车公司,并会见了公司的管理层,随后提交了收购要约。
从收购传闻出现开始,人们对于吉利是否真能收购沃尔沃心有存疑的原因不外乎对吉利的财力缺乏信心,吉利目前负债超过100亿元,恐无力负担沃尔沃15亿美元的报价和巨额债务。但对于商业收购来说,钱其实不是最大的问题,有传闻说吉利身后有大财团和私募基金的支持,而吉利介入萨博的出售是为了向福特施压,并作为与沃尔沃谈判崩后的备用方案。
对此报道,吉利公司仍像以往一样予以了否认,而且郑重其事地通过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车(00175.HK)发布了澄清公告。
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变得越来越诡异。虽然吉利总是否认收购传闻,但事实上其一直存有海外市场扩张的野心。吉利是否已真的提出针对沃尔沃和萨博的收购要约姑且不论,若时机和价位合适,相信吉利还是愿意为沃尔沃付出真金白银而不是只借机做一场秀。
李书福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作为一家民营汽车制造企业,吉利从进入汽车行业开始就一直在寻求政府层面的认同。在中国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和跨国汽车集团公司的夹击下,吉利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市场中寻找出路,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取得的成绩来引起决策层面的重视进而获得资源。
经过多年的市场历练,民营汽车企业已经表现出不落后于大型国有汽车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它们寻求机会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眼下,管理部门正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重组,支持汽车企业通过兼并和重组来整合产品资源、提高竞争能力—显然吉利不太可能成为重组的主动方。
从这个层面来看,与沃尔沃、萨博发生纠葛对于吉利不无裨益。如果成功,吉利将被树立成为民营汽车公司的典型,这样被“整合”掉的可能性就大幅度减少。退一步来说,即便只是摆出收购的姿态,吉利也能借助这次海外收购表现出其不断进取的能力—好歹给人的感觉是站到了全球汽车业的舞台之上。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o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