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中国行不通
2010年01月15日 08:03财经文摘 】 【打印共有评论0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宋健

从公平的角度说,国家补贴应该是拿给最贫困、最弱势的人群,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如果政府将钱补贴给买车族,那骑自行车的人岂不是可以说:“我更节能减排,应该补贴给我们。”

宋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中国行不通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宋健(资料图)

今年,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话题很热。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卖不动,主要是因为政府没有给消费者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对此,我的看法是,中国的补贴在力度上不够,与国外差距很大。如果政府仅对汽车大举补贴,在老百姓那里是过不去的。

中国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尽管舆论大力宣传能源危机,但受欢迎的却是中高级车和SUV车型。道理很简单,中国的老百姓要面子,只要有能力购买中级车,他就不会买低级的。

不过,中国消费者的层次被拉开了,不同层次的人买的车不一样。由于人民生活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这就导致中级车的消费比较旺,同时,又有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了能买低级车的程度。买车的各个层次的人都有,这其实代表中国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对于消费者来说,节能减排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关心的是合不合算。

事实上,相对那些挤公交车的、骑自行车的和走路的人来说,能买得起车的人在中国起码算中产阶级或者以上,穷人根本开不起车。

所以,从公平的角度说,国家补贴应该是拿给最贫困、最弱势的人群,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如果政府将钱补贴给买车族,那骑自行车的人岂不是可以说:“我更节能减排,应该补贴给我们。”

在这一点上,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不太一样。西方人骑自行车是为了锻炼身体,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出行的交通工具。而在中国,比如北京,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的人还有不少。还有电动自行车,它比摩托车还减排,为什么不能补贴?很明显,如果对购车者进行大规模补贴,即使这些弱势群体自己不说话,也会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

从富裕程度来说,中国的中产阶级在国内还说得过去,但与国外是无法相比的,在发达国家只能算是穷人。对这些中产阶级来说,如果因为实现节能减排要他们多花费的话,他们自然会认为自己没有这个义务。

其实,这是一对矛盾。如果一定要补贴,只会抬高能源价格,结果是节的那点能还抵不上自己多掏钱的花费。

节能减排从舆论上来说没有问题,但现实生活中很难说得过去,也行不通,因为开车的人并不是弱势群体。给节能减排车税收优惠也不可行,能做的最多就是对不节能减排的车征收消费税或者能源税,这样不仅能增加财政收入,还能补贴给更穷的人。

新能源汽车在国外也可以说是一个热点。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发展水平非常重要,西方国家的GDP和中国差距很大,很多措施就算人家已经推出了,我们也没法搬过来用。再者,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水平还没有到相匹配的程度。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措施,对具体某个城市来说,为节能减排车提供补贴是当地人的事,只要当地没有意见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像丰田prius普锐斯[综述 图片 论坛],这些车比其他的同级车贵10万块,怎么补贴?如果没有补贴,仅仅从节油上来算,得节多少油才能相当?

按照现在的油价,10万块钱可以买1.5万升油。按照百公里8升油耗计算,1.5万升油可以走将近20万公里。事实上,相当一部分车走不到20万公里就要报废。算下来,节下的油够汽车跑一辈子。

平衡点是,三年之内节省的油能把一次性消费的钱抵扣掉,这才有经济意义。比如买车多花1万块钱,三年内节油也是1万块钱,这个时候,再配合一点宣传,估计新能源汽车就算是没有补贴,消费者也愿意买。

不过,当前新能源汽车不可能做到这个程度,除非油价涨得很贵。如何平衡?不妨举例算个小账。假如购买一辆PRIUS普锐斯,比购买其他同级车所多花的10万元要是真想靠节油省下来,差不多一升油要50块钱。不过,油价要涨到50元1升,还有人开车吗?这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直接补贴给消费者,这部分钱就直接进了合资企业或者是外方的腰包,因为补贴给了强势群体,不仅造成补贴的不公平,而且基本上补贴给了国外。

退一步说,就算是补贴给了国内企业,也不可能长久。事实上,企业也知道,国家不可能长远补贴。中国现在一年生产汽车1200万辆,轿车估计占一半,就算补贴一半也要600亿,而且这点补贴分摊到每辆车上也才1万块,管什么用呢?

要使补贴真能发挥作用,从理论上说,降低成本可以使各方都能够接受,但现在汽车的生产成本降低的空间并不大。对新能源汽车来说,肯定用的是电机,再加上电池这一块,价格必然提高。现在很多汽车厂之所以在开发新能源汽车上没有积极性,是因为他们都会算账。一些号称做新能源汽车的项目,都是嘴上喊喊,向国家要钱。至于拿到钱以后怎么样,那就是自己的事了。国外新能源汽车其实也是叫出来的,一年几十万辆的产量,怎么能跟几千万辆的传统汽车相比?

节能减排是多方面的,不能只从汽车一个角度入手。从发动机来说,中国产的汽车与国外相比,在输出同样能量的同时,可能要多耗油10%-20%。从节能的角度分析,只要把发动机的设计稍微改进一些,一下就能节能10%-20%,并不增加多少成本,为什么不去做呢?

另一方面,现在自动变速箱汽车越来越多,只要采用AMG的,比起AT自动变速箱就可以节能20%-25%。这个事情不需要多花一分钱,相反,AMG比AT在价格上还能省20%-30%的,国家为什么也不去推广?

说到汽车排量,在同等能耗下,把排量减下来,也并不一定节能,这是我的一贯主张。现在,国家推出新政策,为1.6升以下排量减少购置税,这是不明智之举,是不明白汽车如何节能减排道理的结果。同样一辆车,大小尺寸重量一样,只靠减少发动机排量,是不能节能的。这些问题不仅消费者不知道,宣传层面也没有得到重视。

有一种观点认为,排量小一定能省油,那是因为排量小的车尺寸也小、重量也轻造成的。同样一辆汽车,装配一个2升的发动机和一个1.6升的发动机,如果这两个发动机的性能相当,实际上油耗是差不多的。

影响汽车油耗有行驶阻力、传动效力和燃油消耗率三个因素,三个影响因素没有一个和排量有关。我们的政策在制定的时候,将排量作为节能减排的主要标准,说明政策制定者不明白这里的技术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带T字型的汽车开始多起来,这不就是在钻政策的空子吗?例如,国家政府采购要求某一个级别的干部只能坐2升排量的车,那就弄个2.0T的,2.0T就相当于3升排量。可笑的是,现在很多人还把带T字的当成节能减排汽车。当然,对厂家来说,带T的比不带T的要贵很多。反正老百姓不懂,政府也爱听,他也就乐意去做。

相关专题:

新能源汽车争霸战愈演愈烈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