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中国燃油调价时机正好 长远利多弊少
2009年06月30日 08:37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英国学者:中国燃油调价时机正好 长远利多弊少

6月30日零时,中石油北京市内的加油站工作人员调整价格牌,调整价格之后,北京93号汽油上涨至6.37元人民币/升,97号汽油涨至6.78元人民币/升。当日晚间,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从6月3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供应价格每吨均提高600元,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6730元和5990元。中新社发廖攀 摄

中新网6月30日电国家发改委决定,自6月30日零时起,将国内成品油价每吨上调600元。

有英国经济学者认为,此举虽会有些“短痛”但长期来说利多弊少。

据英国BBC中文网报道,这是中国官方6月份第二次上调国内成品油价。上一次调价是在6月1日,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400元。

尽管国际上不少分析人士都认为中国短时间投入巨款刺激经济后,经济开始呈现复苏迹象,但是也有很多人担心,较大幅度提高燃油价格会引发通胀,继而冲击仍然比较脆弱的经济。

英国布鲁奈尔大学资深经济学讲师刘芍佳,详细分析了中国政府接连调高燃油价格的原因,并表示目前调价其实时机正好。

刘芍佳说,其实调高燃油价格是燃油价格改革的一部分措施。众所周知中国燃油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普遍偏低,因此必然面对要么价格放开、任其随市场浮动,要么有计划地小步提升油价这两种改革办法。

他认为,任何改革都牵扯到一个时机问题,而眼下经济仍相对低迷、经济未出现过热的时候正应该是推进价格改革的好时机。“1991年、1992年价格全放开的改革就是在中国经济比较低迷的时候进行的。”刘芍佳说。

在谈到燃油价格调高是否会进一步导致通胀压力,冲击相对脆弱的经济时,刘芍佳认为正因为整体经济还比较脆弱,因此通胀的风险并不大。

他并指出,尽管中国政府已经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将6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投资通过贷款方式投入国民经济,但是这笔巨大的流动资金暂时只对房地产和股市产生了正面支持的影响,并未能有效帮助其他实物经济。

刘芍佳分析称,这次改革最容易引发怨言的恐怕是中国的开车族。“在短时间油价上调幅度相对较大,肯定是会引起开车族不满的一个不受欢迎的举措。但是不受欢迎并不意味着不是一个好的举措。”

他表示,虽然给开车族带来阵痛,但只有调高燃油价格,才能够长远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他还补充说,从政策层面讲,只有燃油价格调高到一定程度,才能有力地支持中国新型能源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因此调价长期来讲对中国经济是必要和有利的。

相关专题:

2009年成品油价格第三次上调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hujn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