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三零时起,国家发改委下调了成品油价220元/吨,相当于汽油每升下调了0.16元,柴油每升下调了0.19元。这是在今年以来的第五次调整成品油价,也是连续三次上调油价后的首次下调。
在今年5月7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称: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依照此规定,上周三的调价几乎完全遵守了22个工作日和国际油价浮动4%的调价条件,由此也被业界评价为“最守规矩的调价”。
颇让业界意外的是,有媒体称,如此调价却遭来了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的强烈不满。它们认为,当前的成品油调价机制过于简单、透明,很容易导致投机、囤货等现象发生,这将扰乱两大公司的终端销售,不利于整个油品市场秩序的稳定。因此两大巨头希望对调价机制进行模糊化处理。
笔者认为,表面上看,两大石油公司的意见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每次调价之前,业界基本能够根据新机制和以往的调价规律,对调价时间和调价幅度算出个差不离。在目前的需求疲软、供过于求情况下,市场倒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如果是在往年的“油荒”肆虐情况下,市场波动就会很严重,掌握调价信息的中间商、贸易商,甚至是几大巨头的销售公司,都有可能会囤油、投机来谋取利润。
但是,是否就因此对油价调整做模糊化处理呢?笔者以为这倒未必。
如果拿成品油价格改革前后来做对比可以发现,更加紧密接轨国际油价的市场化取向、调价机制部分公开的透明化取向是非常大的进步。
难道要轻易舍弃这种进步吗?模糊化调价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落到“暗箱化”操作的泥潭,屡受公众诟病的油价跟涨不跟跌、涨多跌少等问题必将卷土重来。管理部门对调价机制的公开、透明化处理,恰恰是有利于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让舆论的监督有据可依。
实际上,新机制下出现两大巨头所言的问题,不在于新机制太市场化、太透明,相反恰恰是还不够市场化,不够透明。
在新的定价机制下,是以22个工作日作为调价区间,并且是在国际油价浮动幅度超过4%了才做出调整,这就显出国内油价的调整与国际油价走势相比仍然有滞后性,调整幅度与国际油价的变动幅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此也就给中间商留下了囤油待涨的温床。
推翻这张温床的做法,不是模糊化,而是更加及时和透明。
如果说国内油价更加严密地紧跟国际油价,将调价周期缩短到一周一调甚至是一天一调,国际油价的涨跌变化随时反映到国内油价的调整上,这样囤油的获利空间基本就不存在了,中间商就没有投机的必要。
如果国际油价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保持上涨趋势,中间商也可以囤油获利,但前提是必须囤积的时间足够长。而国际油价的涨跌无常,会使长时间囤油面临的风险极高。另外,成品油易挥发、易燃易爆的个性,会使长时间囤油的成本非常高。这都可能会使囤油者最后投机不成、得不偿失。
作者:王愚庸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王愚庸
编辑:
o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