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007周报报道 7月25日,上海商业险平台业务启用,这标志着上海商业险与交强险一样统一平台管理。未来保险车辆的车价、使用性质和费率浮动等将得到统一。但毕竟商业险与交强险不同,设计的名目比较庞杂,每家保险公司的政策也各有不同,商业险进平台后,将会带来什么?
消费者 出险率想“躲”不可能
商业险平台出现后,一是保险车辆的车价将得到统一,而不是原本由消费者告知车辆金额。二是车主的理赔数据都会存录在档,对每家保险公司都是透明的。三是平台会根据理赔数据的不同,计算出消费者每年的基本险保费金额,包括交强险、三责险和车辆损失险。而这个金额是基本险费用的最低底限,每家保险公司可针对这一底限进行调整,但不会低于平台计算出的价格底限。因为消费者出现理赔数据透明化了,所以即使第一年和第二年投保公司不同,基本险的基本计算金额仍旧不会变。
这同时对一直屡禁不止的骗保行为发出挑战。所谓骗保,即有部分汽车修理厂或4S店以“免费修车、补车”等理由为幌子,让车主把车交付他们之后,原本只是小碰小擦的小伤,可能遭受更严重的损坏,他们的目的是能从保险公司处得到更多赔付。但消费者对于这些多置若罔闻,甚至觉得“赚了”,因为可免去一部分费用。很少有人会去查自己的理赔记录究竟被人添加了多少笔墨。“大不了换一家保险公司。”持有这种态度的消费者颇多。
商业险平台的出现,或许能帮助消费者意识到:理赔数据将直接影响到第二年保费的高低。如果在商业险上打折,那金额波动还是比较大的。一个出险率低的人和一个出险率高的人相比,保费的差距可能超过千元。所以,对于理赔数据是多是少,消费者应该心知肚明。用车时,也应尽量谨慎,理赔记录少的消费者,自然第二年保费就会低。而对于那些出险率过高的消费者,保险公司也有权拒绝你的投保。
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 几家欢喜几家愁
车险业务的混乱和恶性竞争,是此次商业险平台所要遏制的现象之一。商业险进平台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尽管有“一刀切”的嫌疑,但至少切断了一部分人投机取巧的机会。对保险公司来说,暂时夺回了话语权。比如,本报之前报道的中保、平安等保险公司取消部分高赔付率车型品牌的折扣优惠,这些品牌风险高、亏损大,自然得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保险公司亏损,这完全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在为商业险平台的改革做准备。
对保险中介来说,近年来更是亏损连连。尤其是电话车险出现后,原本是通过中介公司让利给消费者的折扣,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电话车险得到,甚至可以直接得到保险公司给中介的大额返利,优惠幅度更大了。如今,中介公司的优势仍在于服务上。相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中介公司的服务更人性化,不仅在理赔等问题上亲历亲为,也能提供车主服务。但对于价格为先的消费者来说,这些售后的服务远比不上直接的返利。所以,近年来中介的份额骤减,也在找寻转型机会。
记者观点
商业险进平台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好事,因为它暂时减少了车险业务的亏损,实际是增量的。对于消费者来说,或许一时不太能接受,因为保费相应增加了,但细想来,未必不是件坏事,至少消费者对自己的出险情况更在意了,交通事故、理赔骗局也会相应减少。保监会此次的整顿力度还是比较大的,相信至少在短期内保险行业的紊乱将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文来源:汽车007周报作者:徐秋萍)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