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零部件全力奋进三大原因
2010年07月07日 09:00慧聪汽车配件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持续高增长,零部件产业的未来发展日益引人关注。零部件产业的提速发展也将为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做强提供有力支撑。2010年6月21日,潍柴集团宣布,将搭建起一个全球领先的全系列、全领域发动机平台,力争在2020年销量突破200万台,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潍柴也将成为全球技术领先的动力总成供应商。随着这个“千亿战略规划”的发布,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零部件发展基础薄弱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之前的检修进口汽车的小作坊。这种小作坊生产设备简陋、制造工艺落后、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低,但无论如何,这已形成了我国零部件产业的雏形。上世纪50年代一汽的建设为零部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伴随着第一辆国产汽车的问世,零部件工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初步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厂,培养了一些从事汽车零部件产品研发的技术人员。但由于当时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缓慢,车型品种单一,产量也很少,与之相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技术水平普遍不高,而且绝大多数都为卡车配套。虽然那时也有一些进口轿车,由于保有量低,技术含量高,所需的零部件大多依靠进口。

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工业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零部件产业也逐步面向市场。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并开始生产桑塔纳[综述 图片 论坛]轿车。当时,面对为桑塔纳配套的技术要求,全国汽车零部件的配套能力几乎为零。之后,从CKD组装起步,到实现国产化,上海大众用了近6年时间,建立了桑塔纳国产化共同体,全力加快桑塔纳国产化进程。国产化的成功使上海大众建立了完整的零部件配套体系,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001年年底我国正式加入WTO后,零部件产业开始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跨国零部件公司在我国投资力度加大,大多数跨国零部件巨头在我国设厂,这对于我国本土的零部件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愈加需要加强兼并重组,整合要素资源,提高生产集中度,从而推动产能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加速发展。

本土企业实力提升

从国外汽车产业发展规律来看,包括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以及日本的电装等公司,都是伴随着本国汽车工业的日益壮大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没有强大的汽车工业实力,就不可能出现领先的零部件制造商;同样的,如果没有零部件供应方面强大的实力,汽车产业规模再大,也不会形成持续的增长力。因此,对于我国发展零部件产业来说,迫切需要改变过往那种“重整车、轻零部件”的思想,为零部件领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日前,在商务部的指导下,对400多家中外主机厂及一级大型零部件生产商的采购及技术开发约1000多名专业人士进行的调研发现,8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本土零部件公司的市场份额在增长,40%以上的细分市场本土企业市场份额超过50%,尤其在商用车和二、三级零部件配套领域最为突出。

根据调研报告显示,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轮毂、玻璃、蓄电池、鼓式制动器、汽缸体、滤清器、水泵、散热器、飞轮、连杆、喇叭等十多项汽车领域占据优势地位。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