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发电机、离合器、雨刮系统、密封件等多个以前为外资占市场主导地位的领域近5年来发展迅猛,已占据一席之地,并有望在未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成本要素在采购决策占据关键因素的产品领域,本土企业表现最为突出。盖世汽车网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在70%的零部件产品中,本土企业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部分产品领域本土供应商优势明显。如车身零部件、变速箱零部件、制动泵助力器、GPS、刹车片等产品。我们由此可以看到,近年来本土零部件公司在众多细分领域已迅速崛起,整体成长增速在相当多的领域超过了外资公司。
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对于我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进步,相关专家认为原因有四:首先,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发展和市场份额的增长给本土零部件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成长机会。最近3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快速发展,这些主机厂在采购策略上对本土零部件供应商的开放度远大于国际整车厂,并为大量本土零部件公司提供了配套与提升质量和管理的机会。第二,本土零部件公司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并充分利用目前汽车市场的大好发展机遇。与10几年前不同,近5年汽车行业的井喷式发展,重新吸引了大量以前不太愿意在国内配套市场上投入的企业家的注意力,他们充分利用了这几年的发展机遇,提升内部管理,并缩小了与外资公司在竞争力上的距离。第三,国际品牌整车企业采购的本土化趋势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从2009年起,部分合资整车企业,采购策略开始调整,从原来相对稳定不变的供应商体系到根据中国供应市场特点重构供应商体系,有竞争力的中国本土供应商也被纳入候选供应商之列,这为本土供应商带来了很大的机会。第四,全球采购为中国企业带来了理念[综述 图片 论坛]和管理能力上的提升。从2003年开始,汽车行业推行全球采购,6年多来,在为很多中国本土零部件公司带来国际订单的同时,也带来了供应链管理理念上的改变,以及相应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而也大幅提高了本土零部件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在看到我国本土零部件企业进步之余,我们也应注意到,在一些关键零部件领域,包括EMS发动机控制系统、安全气囊、ABS系统、三元催化器、自动天窗、空调系统、汽车座椅总成、电动玻璃升降器、照明系统、自动变速箱、高压燃料泵等系统和部件方面,本土零部件企业竞争力依然不强。我国本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还是缺乏同步开发能力,而只具备按样件开发或按图纸开发的能力,同时由于在高科技零部件领域的研发投入巨大,开发成本过高也使得本土零部件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局面;另外,我国本土零部件公司缺乏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的机会。从目前整车厂来看,合资企业的车型开发基本在国外进行,国外的零部件企业也同时能够赢得新车的同步开发机会。目前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正在加大正向开发产品的力度,但在一些新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产品上,也倾向于采购外资零部件技术以确保新车质量。
从目前阶段来看,中国本土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整体特征是,倾向于先加大技术含量和技术投入上相对较少而对成本控制上能突显优势的产品开发力度,如制动器、轮毂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建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多年来存在的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它影响着零部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而调整结构是解决长远、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我们要处理好近期和长远的关系,在做好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注意解决好零部件产业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因此他建议,国家应研究出台鼓励政策,引导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为了解决我国零部件企业生产批量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国家应扶持零部件专业化的小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