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汽车配件网】12月份以来,国内轮胎企业大部分均上调了15%至20%的售价。这是继今年4月份以来,在华销售轮胎企业的第二次集中涨价潮。
12月21日,普利司通轮胎事业中国区总裁武田邦俊表示,迫于天然橡胶原材料的成本压力,该公司在华销售的轮胎本月中旬已上调了4%的终端售价。据其介绍,今年12月份,国内的轮胎企业大部分均上调了15%至20%的轮胎售价。马牌轮胎也在近日宣布,将于2011年提高中国替换市场的商用车轮胎价格,平均涨幅为5%。
为什么轮胎会如此频繁的涨价呢?特保案只是诱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才是“真凶”
美国市场轮胎价格上涨是此次国内品牌轮胎价格全面上涨的导火索。受中美轮胎特保案的影响,从年初开始,普利司通、固特异、米其林、锦湖等各大品牌轮胎厂商纷纷宣布调高美国市场轮胎价格,上调幅度至少4%。调价潮自然波及到了中国。在中美轮胎特保案的大背景下,加之今年全球石油价格高企,云南西双版纳州和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由于持续高温干旱少雨气候导致橡胶生产量减少,从去年12月开始,原材料市场的涨价带动了橡胶业的涨价。
另一方面,影响轮胎价格的因素有橡胶、石油、钢材这三个方面。而橡胶、石油和钢材在国际贸易受期货交易影响,所以价格将与期货的变动有很大关联,国内的品牌如山东小厂和国内的一些品牌轮胎的橡胶是按月或季度用量采购,不会大批量囤积,而国际品牌轮胎都为财团如米其林与普利司通,有实力在橡胶方面进行囤积,去年由于金融风暴的原因,橡胶又原来的27000左右每吨降为10000左右每吨,造成很多国内品牌的利润空间很大,而国内品牌的主要促销手段为价格竞争,销售资源充足,目前橡胶期货价格大幅上涨,资源匮乏,如果不涨价,企业将面临倒闭的风险,这是那些厂家无法避免的事情,由于国内轮胎品牌的上涨,国际一线品牌也会看准时机跟随涨价,即使国际品牌价格不上调,也会被区域经销商将价格提升,这些都是轮胎市场涨价的一些原因。
国内汽车行业对轮胎的需求量增多,也是带动轮胎涨价的一个因素
据中汽协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轮胎业的终端客户——汽车业,到11月份止已经实现产销均超过1600万辆,达到1640.01万辆和1639.54万辆,同比增长33.71%和34.05%。中汽协预测,2010年全年汽车销量有望超出预期的1700万辆,达到1800万辆。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0月,国内厂商轮胎总产量增长22%,达到6.4192亿条。虽然产量增加了,但是轮胎增量得22%与整车增量的33.71%和34.05%相比,无论从产能上和销售量上都呈现一种供不应求的现象。轮胎涨价就显得名正言顺了。
从供需关系上来看轮胎涨价的因素很简单,就是因为原材料的紧缺和市场上的“供不应求”。但是从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涨价因素远非前两种那么简单,尤其是中国的自主轮胎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洗牌的可能。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