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没坐过“黄大发” “面的”情结一言难尽
2009年10月28日 14:18 】 【打印共有评论0

天津市汽车制造厂的老厂长说,曾经有5万辆大发成为津门的出租车。“黄大发”至今已运营了18年,据粗略估计,这18年间至少运送了数千万人次的乘客。在采访中,所有市民被问到“您坐过大发吗?”的问题时,众口一词地感叹:“哪个天津人没坐过大发!”因而,市民对“黄大发”的情结可谓一言难尽。

特别邀请

最后的“黄大发”司机发短信给我们讲故事

随着数量不断减少,目前仍然跑在路上的黄大发自然成了人们眼中的“稀有物种”。而这些留守到最后的黄大发,不久后也将全部退出天津的历史舞台。所以,驾驶这最后一批黄大发的司机师傅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被普遍关注的人群。他们现在的状态如何,心情怎样,对黄大发退役有哪些感受?为了解他们的心声,新报向本市最后一批黄大发的主人们发出邀请,请发送短信到88161828倾诉您的心声,和我们分享您和黄大发的点滴故事。

惋惜

便宜“肚量”大实在舍不得

“坐大发,不用盯着计价器”———很多市民打来电话说,自己仍然偏爱黄大发,因为它相对便宜,尤其是在人多的情况下,打一辆大发甚至比坐公交还合算。已参加工作两年的吴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很怀念上大学时,周末和宿舍的同学一起打“面的”出去玩的场景,每个人花不了多少钱,而且大家坐在车里说说笑笑,非常快乐。

“黄大发,风雨中的企盼”———让很多市民依依不舍的,还有黄大发的“肚量”。在河西区友谊路上班的王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家住在河东区,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每逢刮风、下雨、下雪,黄大发就成了自己最企盼的救星,因为它能连人带车一起送回家,至今想起黄大发,仍然会有一种很温暖的感觉。

“心疼被拆解的黄大发”——— 24日,本报刊登了题为《黄大发就这样谢幕》的报道,其中提到达到报废年限的黄大发将被拆解,这让很多市民感到心疼和不舍。家住河北区的张女士说,看完报纸她就跑到现场去看了拆解过程,当亲眼看到一辆黄大发变成废铁的时候,自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支持

时过境迁确实该退役

“既不舒服也不方便”———很多市民告诉记者,夏利[综述 图片 论坛]已经逐渐取代了黄大发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黄大发退役是必然的。黄大发虽然价格便宜,但乘坐起来非常不舒服,又颠又脏,冬天四处透风,夏天像个闷罐,自己宁愿多花点钱坐夏利,图个舒服。

“打大发觉得丢面子”———有相当一部分市民告诉记者,自己已经不愿意再打黄大发了,最主要的原因是觉得和身份不符,怕丢面子。在这些人里,以白领、知识分子以及高收入人群居多,他们普遍支持黄大发退役。 28岁的外企白领马先生说,打大发是比较实惠,可自己坐在里面觉得有失身份,还不如多花点钱打夏利。

“黄大发影响城市形象”———很多市民表示,这些年天津建设得越来越漂亮,破旧、落伍的黄大发和城市形象非常不匹配,所以应该尽早淘汰黄大发,让城市面貌和市民外出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生产厂“老人”回忆

当年大发卖得火按号排队抢购

原来的天津市汽车制造厂,也就是现在的天津华利汽车工业公司,是黄大发的诞生地。日前,记者走访了该厂档案信息处的姜湘南主任,了解到黄大发当年旺销的火爆场景。

据资料显示,自1993年大批量进入本市出租市场以来,大发的销售量年年攀升,由最初投入市场时的1万— 2万辆/年一直上升到5万— 6万辆/年,并于1996年、 1997年达到了顶峰。在黄大发旺销的几年里,其年利润额占到了天津市汽车制造厂年总利润额的80%以上。

据姜主任回忆, 1993年以后,来厂里订购大发车的单位和团体踩烂了门槛,大有“抢车”的架势,而要买到一辆黄大发也并非易事。因为产量有限,而订购单位过多,所以厂里不得不想出排号的方法,让订购单位按号排队,以保证购买的秩序。面对黄大发的退役,作为天津市汽车制造厂“老人”的姜主任唏嘘不已,他说,黄大发当年的辉煌[综述 图片 论坛]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它却要退出历史舞台了。每一个厂里的职工都会觉得难过和留恋。可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上了“年纪”的黄大发已经无法再续昨日辉煌,被淘汰也是必然的。

2009中国网民汽车消费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quanmi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