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汽车业设计师的职业困惑与烦恼
2009年06月08日 09:03汽车商业评论 】 【打印已有评论0

ABR记者 贾可

这位中国汽车设计师不愿意具名,愿意接受《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是因为他想把他在中国汽车造型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揭示出来。这不是他供职的这家国有汽车公司一家独有的问题,而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公司——无论民营还是国有——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问题确实是实实在在摆在了那里。作为一款新车的造型主设计师,他围绕着这款车的开发讲述了他的酸甜苦辣,当然,更多的是他的苦恼。我们的访谈足有两万字,这里刊登的是简化版。《汽车商业评论》希望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为中国汽车造型设计走出困境提供一个有用的方向。

“我认为就是机会太少”

《汽车商业评论》:有人批判现在自主品牌的设计,说一个个产品和这个品牌的家族毫无连贯性。

设计师:我觉得现在不应该强调这一个东西,没有谈的基础。就是说我只有在有了一定数量的汽车以后,或者是有了一定的设计之后,才可以去谈我的风格是什么。就是说什么样的设计适合我的风格,什么样的风格不适合。现在你一个车没有,就在那儿空谈,就是说所有的车应该是以车为基础的,但是你没有这一个基础,所有的谈都是空谈。你说这一个适合,哪一个也不适合——没有经过验证啊!

但是现在表面上是你设计的这个车随着领导的意志改来改去,你难道不恼火?

我那个时候很恼火,就是说情绪很不稳定。有一个领导很宽慰我,他就说你放心吧,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不管怎么样,将来这一个车都是你做的。其实我要是硬顶着不干的话,没有任何意义,我根本改变不了现实。我不画这一张图,如果别人画或许画得更糟糕,还不如我画呢。

反正,我现在一开始是不得不,现在是我自己主动接受这一个观点了,就是说先出了车再说,少争论这个主义那个风格了,不要谈这一些东西,我们先把这一个车做出来。这一个车,大家可以随便地骂,我再做一个,你还骂,我再做一个,做了几个之后,我相信就没有那么多人骂了。

现在的问题在于还有几个机会能让你们做?

但是说白了,你看奇瑞已经出了那么多的车了,奇瑞车一开始也是被骂得一无是处,现在也已经开始做了,包括吉利。不管怎么样,反正我是觉得必须要面对一个咱们开发车、制造车能力不怎么样的现实。

有一天,在我们项目组,我忘了是哪一个同事,反正就是因为一个问题把我给惹急了,我跟他一顿喊,我就说,你开发队伍不如老外,整个的工艺水平也是不如国外,开发的周期还比人家少几分之一,就是说你的研发时间是人家的几分之一,花的钱是人家的十几分之一,然后人不行,产业技术不行,然后造出来的车还想比人家好,凭什么呀?有那么大的便宜吗?

说实话,老外发明汽车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人家一直再往前走,无数的能工巧匠,无数人的智慧,你现在忽然之间就是要跳过去,超过人家,可能吗?

但是你现在的这个车确实是不怎样。

我根本就不觉得有愧,而且我很想让越来越多的人,让更多的领导都可以听到你的批评意见。但是你知道,我是很委屈的,有一些东西也不是我们要这样的。但是这一个车是不可能再改了,根本没有时间了。

什么都不能改了吗?

对啊。现在都是供应商的阶段了,就是说在供应商已经开始修改模具要做这一个的时候,你再来改设计,时间上就根本不允许了。当初我们开会讨论这个方案的时候,领导一拍板对我说,你就受一点儿委屈吧,这一个阶段顾不了你了。他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但是没有选择,这是说我们的产品就是这样的。

或者这么说,也可能是我被他们琢磨的时间短,汉语的话就是蹂躏,被他们蹂躏太久了。我已经不愿意跟他们谈什么风格的问题了,先把车做出来,风格乱一点无所谓,风格忽左忽右也无所谓,就先出车,只要这个车是好车,风格乱一点无所谓。

你给大领导讲方案的时候,对领导的意见有什么感觉?

我有个最直接的感受,老总会关注这样一些事情,比如担心你这个接近角会不会有问题之类的,或者这个角成型是不是有问题。

我跟领导汇报事情,我是想让他说这个事情做还是不做,这么做对还是不对。但说不好听的,领导老担心一个角能不能做出来对我来说是一个侮辱,我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了,如果我连这个问题都考虑不到的话,我是不会把这个东西拿给你看的。

我现在是担心市场不给咱机会了,如果给,可以有很长的时间,那没问题,现在就是担心搞几下子,市场已经不让你慢慢成熟了,我们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

对,我们现在要的就是机会的问题。你说的机会可能和我说的不一样,我认为就是机会太少,所以一定要做出来。

你们就是担心搞了一辈子车的设计可能一个量产的车都看不着,很着急,对吗?

是的,老一辈设计师也是有这样的遗憾,而且他们当时连证明自己的机会都没有,我们现在好歹还有机会。

“画没有意义,必须得造出来”

《汽车商业评论》:很多人的想法是,中国汽车其他方面不行,造型上是否能有突破呢?我在想,造型这块有那么多人指挥着你的手,造型突破也难。

设计师:造型是一个上层建筑。其他方面不行的时候,底子不行的时候,造型一定是也不怎么样的,它受制约很大。基础根本就不行。画没有意义,必须得造出来。

你大概讲讲这个现实吧。

做量产设计的时候,做优化设计的时候,我只带了两个助理设计师,就我们三个人做造型优化,有很多细节,我就说就那么地吧,我真不愿意改,我没时间也没精力。

我的时间必须安排给更紧张、更重要的部门,一些可以放弃的细节我确实放弃了,甚至供应商说怎么改就怎么改,如果我每个地方都掐的话,最后我会掐得一无是处,我必须保一些放一些。 一个是我掐会影响进度做不下去,另外一个,我掐也没有意义。

因为整体这个车已经不行了?

倒不是整体不行了,就是工艺的限制。比如有些地方我要加一些很细的装饰的亮条,没有亮条当然好做,有亮条档次会显得高一些。那么供应商就告诉我,就是做不了。那会儿我们忙的时候,几个会议室都是爆满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厂家跟你掐这些细节。

包括木头,头一天告诉我说用实木可以,过了一星期以后,我这边什么都定完了,他过来一趟说实木做不了,我们用另外一种工艺你们同意还是不同意,同意我们就往下做,不同意你们找别人做。

现在你是笑骂任由别人说了。在没有明确的规划、明确的思路的情况下,你们的车出来了。

对,再啰嗦一句,每当我弄不清上面策划的时候,我们领导就会劝我,你先干吧,干起来之后大家就会批评你,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但是如果你不做,谁也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做,只有你做完了,他们才会说你这么做错了。

这话说的太对了。我要做一个设计,问大概的值应该定多少,我问工程的人,问采购的人,他们说不出来,我就自己定一个值。定完了,他们会说,你这么做不对。全是这样的,就是我得先当靶子。

当初我们是想做一个好产品,后来发现你个人的能力,包括整个团队的能力都不足以做到。不过,我是很想做一个好的车出来。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贾可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