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巨头衰落,欧洲势力崛起,新兴市场国家羽翼渐丰,全球汽车重心开始向中国转移……进入5月,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蔓延,汽车业正在进入“合纵连横”的战国时代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吴茜茜发自北京、纽约“世界汽车业正处在彻底的动荡中。”美国CNBC电视台两个月前下此结论时,汽车业的动荡似乎还不算“彻底”:那时候,通用还未确定出售哪些品牌,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一事仍停留在谈判桌上,而保时捷和大众尚未公布合并的意向。
而进入5月,动荡开始加剧,汽车业真正进入了“合纵连横”的战国时代,新版图在收购硝烟中隐隐浮现。
“随着美国汽车业步入冬天,外国汽车厂商正排队等待"肢解"美国汽车业巨头通用汽车公司。”近日,《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报道中如是生动地形容。
不止是通用在被“肢解”,福特为卖掉沃尔沃也煞费苦心,而克莱斯勒则干脆要把自己整体卖掉。
“这轮重组主要是围绕美国汽车业展开的,美国汽车业的衰落,使世界汽车格局出现变化。”汽车分析师贾新光给《国际先驱导报》分析。
不过,因为很多收购尚未进入到最后的谈判阶段,不断流传出的各路消息难辨真伪,像一盘谜局,让人雾里看花。
在传出雷诺将收购通用旗下品牌土星不久,雷诺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古森就出来辟谣,否认雷诺有意直接收购土星。随后,《华尔街日报》报道说,美国汽车销售连锁潘世奇汽车集团正与通用商讨收购土星事宜,而雷诺正与潘世奇集团接洽,希望借助土星的销售网络进入北美市场。
另有媒体批露,雷诺此前还曾洽购沃尔沃,但因为价格等问题搁浅。而关于沃尔沃的买家,中国汽车厂商频繁成为传闻的主角:吉利集团、南方集团、东风集团等等都曾被传参与竞购。
虽然这些“绯闻主角”无一例外地出面否认竞购沃尔沃,但来自各种渠道的相关消息仍不断见诸报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吉利还在近期参与了通用旗下的欧洲资产——位于瑞典的汽车厂商萨博的竞购。报道说,吉利公司竞购萨博与它竞购沃尔沃品牌时隔数周,显示吉利可能故意借竞购萨博施压福特,迫使福特回应它收购沃尔沃的提议。
当晚,吉利汽车就发布公告,否认竞购沃尔沃和萨博。
即便如此,《新京报》等媒体仍然称,经多方了解,吉利的确在竞购沃尔沃和萨博。
“肢解”美国汽车巨头的另一个主角是菲亚特。实际上,比起其他公司仅仅购买通用或者福特旗下某一品牌的行动,这个意大利汽车巨头不但出手阔绰,而且毫不掩饰它的野心。
5月5日,纽约破产法庭终于批准了克莱斯勒公司向菲亚特集团转售资产的提案,并为克莱斯勒公司资产转移设定了竞价程序,如果在5月20日之前不能获得比菲亚特集团更高的出价,法庭将批准克莱斯勒和菲亚特的联盟协议。
由于担心利益受损,克莱斯勒的一些担保债权人对此提出反对。法庭不但推翻了反对的提案,还批准了克莱斯勒的拍卖计划。如果不出什么意外,5月27日,克莱斯勒将拍卖旗下资产,而菲亚特将成为优先竞标人。
路透社报道说,菲亚特竞购克莱斯勒后,将成为全球第六大汽车生产商。
不过,菲亚特想要的不仅如此。它同时希望将通用在欧洲的资产收归囊中。
菲亚特的首席执行官马尔基翁内透露,公司计划剥离菲亚特核心汽车部门,将其与克莱斯勒、通用在欧洲的业务——包括德国的欧宝、英国的沃克斯豪尔、瑞典的萨博——合并,组建全新的上市公司。新公司年收入约为800亿欧元(合1060亿美元),年销量达600万至700万辆。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马尔基翁内要打造一家仅次于丰田,能与大众并驾齐驱的公司。
而据德国商报批露,菲亚特在5月4日向德国政府提交的一份关于通用汽车欧洲资产的提议中,还计划接管通用汽车在南美和南非的资产。
欧洲媒体评论说,这家意大利厂商的目标已经确定为在重新划分的全球汽车业格局中,建立一个工厂遍及欧洲、美洲和非洲的汽车帝国。
比起江河日下的美国汽车业,欧洲汽车业似乎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因祸得福,异军突起,大有“称霸”全球汽车业的意味。
在菲亚特为其汽车帝国布局的同时,大众汽车和保时捷公司也结束了长达3年半的收购战,于5月6日达成合并协议。
这笔交易一旦获得批准,将替代大众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公司。鉴于大众从去年开始野心勃勃地想成为世界头号汽车巨头,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美国车市的陷落,丰田受到很大影响。而在北美表现本就不佳的大众反而逃过一劫,加之这次与保时捷合并,此消彼长,大众超越丰田成为世界第一也许不需要等到原计划的2018年。
“欧洲汽车业本来就很有优势,在技术研发、制造工艺和品牌等方面非常强,好的汽车品牌几乎都在欧洲。它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又没受太大影响,未来很可能是欧洲引领汽车工业的潮流。”贾新光说。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吴茜茜发自北京、纽约当昔日的“汽车之都”底特律辉煌不再之时,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表现却让所有汽车巨头惊叹。
“全球唯一的汽车牛市”,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专家布鲁尔斯教授这样评价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汽车业的重心正在东移”,戴姆勒的董事长蔡澈说。
受一系列政策刺激影响,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销量超过美国40万辆,居全球第一。有分析认为,依据目前态势发展,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几乎已无悬念。
“现在汽车巨头都把中国当成是决一雌雄的主战场了,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对中国加大力度,加大投入。”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说。
金融危机正在重构全球汽车业的版图,虽然中国本土汽车厂商与国际巨头差距甚大,但由于市场巨大,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汽车业的重心。对此,贾新光多少有点担心:“中国市场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机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本土品牌会比较凶险。”
不过,布鲁尔斯教授却觉得中国汽车前景乐观,他表示,2009年中国并购国外汽车企业的案例将增加,中国汽车企业实力大大增强,使中国汽车进入“转折期”,不久就会与德、日、美并行。
《华尔街日报》也对中国汽车可能借这次危机迅速成长嗅觉敏感,它不但关注吉利的海外收购,还把“羽翼渐丰的中国汽车厂商大踏步走出本土市场”作为其得出的全球汽车业未来三个主要趋势之一。
中国汽车并非是唯一受到关注的新兴势力。韩国和印度厂商的良好表现,很容易让人将其与美国巨头的沉疴做对比,并联想到“新旧更替”。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今年第一季度,现代起亚销量为90万辆,与第5名福特汽车(97万辆)的差距仅有7万辆。即便在美日巨头纷纷折戟的美国市场,现代起亚的表现也可圈可点,4月,它首次超过了日产汽车,上升到了第6位。虽然销量同比下滑,但是却拿下了历来最高的市场占有率。
分析认为,现代起亚销量逆势上升,得益于其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并加大了中小型车的技术研发。在很多国家的救市政策中,出于环保考虑,都在鼓励发展中小型汽车。
现代起亚的梦想是在2009年进入全球前五,《中央日报》认为,它距前五已经“一步之遥”。
在全球巨头都在为销量发愁时,印度汽车厂商塔塔的遭遇让人眼红:其推出的“全球最廉价的汽车”Nano在4月9日至4月25日接受预订期间,预订人数超过20万。搞得产能不足的塔塔公司需要通过电脑抽签选出首批10万购车者。
“这款售价10万卢比(约合1984美元)的汽车发动机排量仅0.62升,没有方向盘助力、电动车窗和空调。尽管塔塔汽车公司声称这是一款每个印度人都能买得起的汽车,但专家估计其第一年的销量只能在3万辆到5万辆之间。”这是3月17日,Nano上市前一周,法新社充满质疑的声音。
但Nano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塔塔公司宣布,2010到2011年,Nano要打入欧洲市场。目前从塔塔公司传出的消息是,已经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接获了大量订单。
美国《商业周刊》分析了塔塔成功的原因,认为伟大的公司立志于开拓全新的市场,而不是只会增加现有市场的份额,塔塔正是发现了新市场。
“我们缺的恰恰是这样的车。”贾新光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学习塔塔,“Nano虽然价格低,但不代表质量不好,它的零件供应商都是博世、德尔福这样的行业领导者。”
“现在大家都盯着有钱人,而Nano瞄准的是骑摩托车的人。”贾新光介绍,广东“禁摩”时,中国汽车企业就没有完全抓住机会。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