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环境改变、舆论质疑……这家为中国商用车新能源技术做出巨大贡献的跨国公司,正在直面新的考验。此时,技术不再是惟一武器。
文=本刊记者 曾尧
在中国市场闯荡了16年的全球知名车用传动系统专业制造商伊顿突然发现,多年的准备与铺垫换来中国业务量成倍上涨的同时,自己却成为矛盾的焦点。
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伊顿混合动力系统就像舞会上最漂亮的美女,所有人都想与之亲近。今年以来,在新能源补贴和“十城千车”政策刺激下,伊顿中国的业务量成倍上涨,国内客车企业纷纷与之接洽,商谈合作事项。
尽管身为最早与中国企业合作推出中国首款用于商用车辆的混合动力系统的表率,在时机到来时的收获对伊顿来说早已在意料之中,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不利的消息接连传来。
先是有专家质疑,与新能源客车市场快速发展同时出现的“伊顿现象”,是否会造成新能源客车巨额补贴流入“外人田”?客车混合动力核心技术是否会被跨国公司垄断?同时爆出面对大额订单,“伊顿条件苛刻,要求额外支付技术转让费”的消息。据此,有媒体联想起伊顿在中国变速器合资业务的失败,质疑伊顿“技术封锁”中国战略的缺失。
“人们对伊顿了解太少。”在周涛眼里,伊顿并不像外界所传言的那样,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自2008年5月1日起,周涛正式成为伊顿中国区总裁。在执掌伊顿中国以前,周涛曾在阿尔卡特朗讯公司工作了18个年头,并担任中国区执行副总裁一职。现在对他来说,“垄断”的确是个让人头疼的词。
中国战略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新能源技术尚处在起步阶段,排放的标准是硬性的,而伊顿的技术也只是多种技术中的一种。”在电话里,周涛对《汽车观察》的记者说。伊顿深信,从1993年进入中国至今,伊顿正在与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共同进步。“我们正在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把伊顿多年的经验应用到中国市场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挥技术上的优势,与合作伙伴一起把新能源项目做好。”
话筒那边的周涛听起来信心十足。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与中国车企早期的合作奠定了伊顿的市场地位,经过多年的准备与投入,“这个机会伊顿不会放过。”就在全球经济下滑的第一季度,伊顿中国混合动力业务仍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已经和福田和恒通等国内厂商签订了订单,并与其他多家客户在具体洽谈中。事实上,中国市场已使伊顿全球版图发生倾斜。
“不应该质疑伊顿的中国战略。”周涛回应媒体对于伊顿改变中国战略的说法。
2008年,伊顿(中国)在变速器方面的两个合资项目的失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认为,通过前期市场的失败,伊顿总结经验教训,并做了大量的中国汽车零部件消费环境的研究。同时,伊顿(中国)的市场策略也发生了变化。
对于这种说法,周涛予以否认:“这不是战略的转变。”他的解释是,当一个公司在实现发展战略时,可以采取很多的方式,不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一成不变的。如果关闭合资公司对股东、客户和员工都有利,并且能够使伊顿更加关注核心业务,那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事实上,在关闭合资公司后,伊顿与此前的合作伙伴仍然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关系。”
周涛再次强调,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伊顿要做的是在初期发展的市场当中,积极开展合作。希望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技术上的优势。”
无论如何,2009年都将是伊顿的新考验。在这一年,周涛需要证明,他和他的中国团队有能力在众多对手中坚守先发优势,使伊顿立足于中国混合动力业务并取得更大成功,以此证明此前饱受非议的伊顿中国战略的正确。
制胜之困
很多舆论正在把伊顿推向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对立面。事实上,领先的技术优势、更大的市场野心下所隐藏的问题,伊顿已无法回避。
“技术转让费只是伊顿与某个合作伙伴的一种合作方式,不是如媒体所说的是伊顿向合作伙伴收取的固定费用。”
30年前,伊顿开始在理论上研发新能源技术,10年前,伊顿将其研究成果在美国付诸实践。从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伊顿经过多年的积累,使市场、产品逐渐达到多元化。“掌握核心技术,并不断进行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对于伊顿如此,对于中国企业同样如此。”
在商用车混合动力方面,中国本土企业对核心技术的研究从未停止。关于国内同行,周涛的看法是:“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新能源是一种巨大的跨越,这种技术带来的是平等的机会与本土企业都是共同的发展。”因为在新能源研究方面,国内外的起步差距较小,而且与传统能源技术差别较大,即便是跨国公司也是从零开始。
尽管对伊顿产品技术的领先性深表肯定,一些专家却表示:“不适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理由是,伊顿产品符合中国新能源客车发展,但不符合中国现在的国情,产品价格普遍偏高。
目前,伊顿的新能源技术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把国外的成熟技术尽快应用在国内市场。伊顿也会随着产量的增加不断完善的核心技术。“伊顿的目的,是在多种技术中选择更适合的。”这是周涛对未来的规划。
但这是挑战的全部吗?
坦白说,正在为中国而改变的伊顿,也已然在鼓励政策出台之前用新的技术启发了中国的商用车市场,并及时顺应、引领了政策出台后的市场需求。不过,要继续完成这场涉及多方面的融合相当艰难。在技术以外,伊顿需要经历一个不断与中国市场、中国合作伙伴相互渗透的过程。如果说中国给伊顿带来了什么改变,积极的本土化形象应该是重要的一课。
作者:
编辑:
b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