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退出中国市场 都是“谨慎”惹的祸?
2009年08月10日 11:20汽车产经报道 】 【打印已有评论0

“虽然森雅[综述 图片 论坛]采用日本大发原装的发动机和变速器,但是,通过了解后发现,森雅的销售和服务网点比较少,而且车的配件较贵,修起来也比较慢。最终在和同级别的骊威[综述 图片 论坛]的比较中,选择了知名度高且售后维修保养较方便的骊威。”一位曾经考虑购买大发森雅的消费者表示。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部分消费者做出这样的决定,最终让大发被中国市场淘汰?

业绩不佳

自2007年6月与一汽合作后,森雅是迄今为止大发在中国销售的惟一车型,上市之初,大发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持有大发汽车51.2%股份的丰田公司打算将中国市场的份额提升至10%,其中3%份额由大发汽车承担。

一汽吉林总经理助理、大发销售部部长矫有林曾表示:“2008年,森雅每个月要实现1000辆的销量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达到年产销3万辆的规模。”

然而上市两年后,该车型销量远低于大发设定的目标。大发汽车表示,2008年,森雅只卖出5100辆,随后,在小排量汽车受到政府鼓励的2009年情况更加糟糕,前5月,森雅的月均销量还不足400辆。面对如此的销售情况,只拥有森雅惟一车型的大发汽车显然难以为继。

7月20日,日本大发汽车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从今年秋季开始,在一汽吉林轻型车公司生产的大发森雅将以“一汽”(FAW)为标识进行销售。这意味着,传言中的大发品牌退出中国市场成为事实。

并线销售不利品牌建设

实事求是地讲,尽管在中国市场表现欠佳,但大发并不缺乏优秀的产品与技术,这个以技术驱动的品牌也曾力压铃木,多年稳坐日本小型车市场的头把交椅。即使在今天,据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公布的6月日本新车总销量排行榜中,大发出品的微型车MOVE也位列第三,月销量近1.5万辆。但为何这样一个技术出众的品牌在中国却不受赏识呢?

大部分人将大发车型失败归咎为品牌不利。大发中国的一位人士表示,一直以来,森雅几乎都在一汽佳宝的渠道内,和佳宝微客并行销售,这拉低了大发森雅的品质和品牌。同时,这种和一汽佳宝进行并线销售的方式,使森雅没能形成独立的品牌影响力。

其实,大发早在2007年底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做出了相应的尝试,试图在2008年改善低效的销售渠道。就在2008款森雅上市之后的第五天,位于深圳市的全国第一家大发品牌专营销售店正式开业了。

此时,作为大发重返中国市场的惟一一款乘用车,大发森雅面临的压力也许并不只是营销渠道的问题。一方面要与飞度[综述 图片 论坛]、骊威等以多用途、多功能为卖点的合资品牌展开贴身肉搏;另一方面,还要面临自主品牌在这一价格区间产品的挑战。显然,此时一款车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过于“谨慎”

在中国掘金的众多外资汽车品牌中,很难找出第二家像大发一样,从2007年投产至今,仍只提供一种产品——森雅。

“日方高层认为森雅完全符合中国市场的定位,不把这款车卖好,引进再多的车型不过是无谓的冒险,所有后续国产和进口车型的谈判都无法推进。”一汽吉林内部人士说。

事实上,无论日本本土还是海外市场,森雅都非大发汽车的主力车型。作为重返中国树立品牌的大发森雅,并不面向日本本土市场,只在中国和印尼生产销售,海外市场的王牌车型BE-GO同时还为丰田贴牌生产,保守的产品策略使大发对BE-GO的中国“钱景”始终心存疑虑。而真正在日本的畅销车型ESSE、MIRA,亦未列入引进中国的名单。

其实,无论是大发销售渠道依托于一汽佳宝,还是引入中国的产品一直停留在森雅一款产品上,这都体现出了大发的不“自信”,正是这种保守的做法束缚住了大发的手脚,让它没能像其他外资品牌那样大展拳脚。

有相关专家指出,对森雅车型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但从长远来说,这次改革却是一件有利之事。一方面,森雅可以借助一汽其他网点,增加销售渠道;另一方面,成本降低及营销策略改变,可以提高这款车性价比,并得到充分宣传。

北京的一家经销商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自去年年中起,店内就因国Ⅳ车型迟迟未到而无车可售。去年年底2009款车型终于上市,现在又因换标之事,厂家控制到货量而影响销售,我们一直都处于很被动的状态。”

(张 晗)

相关链接

大发中国之路

1984年,大发就与当时的天津汽车签署了微型商用车(华利)的技术许可合同,生产华利微型商用车。但该车型在中国市场没有得到认可,在市场竞争中输给了长安、哈飞等品牌。

1986年,大发汽车又将夏利[综述 图片 论坛]的技术转让给天汽,虽然它从技术转让中获利丰厚,但毕竟不是大发汽车的品牌。

2003年,大发汽车又和一汽华利汽车签署特锐[综述 图片 论坛]的技术许可合同,但是由于定价偏高,特锐这款小型SUV在中国市场遭遇惨败。

2005年底,日本大发汽车和一汽集团重新展开合作,生产销售大发森雅小型多功能乘用车。销售惨淡,大发不得不第三次撤退。

相关报道:

大发品牌渐趋没落 一汽酝酿自主发展

程远:大发品牌优势丧失 中国之路依然坎坷

一汽与日本大发“闪婚”让车主很受伤

一年销售仅5100辆 大发再度退出中国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张晗 编辑: wulia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