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将”中村公泰
2009年10月14日 20:07汽车观察 】 【打印共有评论0

文=本刊记者 杨锋磊

去年4月1日,中村公泰从中村克己手里接过了东风有限总裁的接力棒。此前,中村克己已将东风有限打造得圆圆满满,中村公泰要想超越,压力可想而知。

不久爆发的全球金融风暴让汽车业动荡不已,去年下半年商用车的低迷,给掌舵东风有限的中村公泰也平添不少困难。

然而,今天看来,中村公泰交出的答卷令人满意。

东风有限今年8月份完成产销7.7万辆,1-8月累计销量达56万辆。其中乘用车32万辆,中、重型商用车11.2万辆,轻型商用车12.9万辆。尤其旗下的东风日产前8月同比增幅达47%,新天籁[综述 图片 论坛]、轩逸、颐达/骐达[综述 图片 论坛]、骊威[综述 图片 论坛]全面爆发,被称为“金砖四车”;东风商用车8月份同比增幅高达72%;东风股份8月销售1.8万辆,同比增65%,郑州日产8月同比增长37.5%。

全线业绩增长,使得无论业内还是东风内部,都戏称中村公泰为“福将”。当然,东风有限如今取得的业绩可被看做之前中村克己领导实施的“23计划”打好了基础,实际上,中村公泰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更使得东风有限的业绩锦上添花。

去年5月28日,中村公泰在北京发布了2008~2012中期事业计划——“13计划”:到2012年时,东风有限将发布15款以上新车型,实现年销售汽车100万辆和年销售收入人民币1000亿元。如今,东风有限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除了发布“13计划”,在中村公泰带领下,旗下各公司不断修炼“内功”,提升公司运作效率,完善干部员工行动规范,针对金融风暴的到来,先后开展了东风有限五大事业板块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战略课题高管论坛等多次内部讨论。

降低成本是素有“成本杀手”之称的日产总裁戈恩的拿手好戏,已在日产工作了30年的中村公泰也深谙此道。

在中村公泰看来,要控制成本,东风有限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国产化率和提高国产化率的速度。在广州的花都,东风日产专门有250名研发人员,他们从设计开始,主要在降低成本方面下功夫。零部件的材料尽量在中国采购,在投资成本方面,建厂的时候,一方面不会建那么花花绿绿的工厂,而是看上去很朴素,投资回报率比较好,效率很高。

另外,不一定把所有的先进设备都拉过来建厂,能人工代替的地方尽量用人工代替,这样可带来成本的降低,也不是非要投入最先进的设备,所以在设备投资方面会做出很合理的分配。另外,东风有限还大大降低平时的一些小的费用,比如管理费用、办公用品费用的节约等等,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从明年开始,我们有几款车型年销量肯定要达到10万辆以上。这意味着从设计、生产工序方面都将带来一定的变化,要从设备、零部件成本、工序、营销等都要重新做成本的考虑。”中村公泰说。

看来,中村公泰成就“福将”之名,背后隐藏着无穷的招数,而在汽车产品同质化的时代,价格是最有力的杀手锏,而背后的成本控制最见功夫。

2009中国网民汽车消费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