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扩张进行时
2009年10月14日 20:21汽车观察 】 【打印共有评论0

文=本刊特约记者 汪涛

眼下,大众汽车成为所有汽车类与非汽车类媒体的宠儿,与此前因为在金融危机下的优异市场表现而广受关注相比,大众这次密集的出现在媒体的镁光灯下,只因为一个词:扩张。

当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都在进行战略收缩相比,大众大张旗鼓的扩张战略总显得格格不入。而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众的绯闻对象多得让人咋舌。

首先是商用车,对于早些时候的传闻——德国大众集团将试图收购卡车巨头德国MAN集团的消息,大众董事长费迪南•皮耶希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的讲话引发了广泛的争论。

费迪南•皮耶希此前曾对收购MAN一事做如下表示,“艰难之路,唯勇者可走得更快”,他还暗示大众将收购更多的品牌,并且戏称“一打要比十个好记的多”.

此间有报道称,身为大众扩张策略设计师的费迪南•皮耶希并未明确表示要组建一个卡车业务联盟,也没有表示大众是否必须增持MAN的股份。他的设想是,通过共享研发成本以及采购和零部件来节约开车,同时保留各自的品牌,从而获得规模效益。

对此,有评论指出,如果大众成功收购MAN,将有力推进大众汽车、集团和斯卡尼亚的重卡汽车业务合并,由此将产生的新全球重卡汽车联盟的规模将超过德国戴姆勒汽车和瑞典沃尔沃公司,成为世界重卡汽车市场的霸主。

此外,费迪南•皮耶希口中的“一打”,现在来看,除了斯堪尼亚、奥迪布加迪宾利兰博基尼斯柯达西亚特保时捷等十个品牌,加之言之确凿的待收购对象MAN,也还缺少一个。在暗示将是一个亚洲企业之后,很快,韩国双龙和日本铃木双双入围媒体的视线范围。

据韩国有关媒体报道,大众是被韩国的IT及电动汽车(电池等)技术所吸引。大众集团研发总监哈肯伯格前不久在访问韩国的电动车电池企业等地时,对韩国的尖端技术水平表示震惊。有分析称,如果大众收购双龙汽车,不必花太多钱就能得到年产25万辆的生产设备,还能更加轻松地利用韩国的IT及电池车技术。

还有一种猜测,双龙汽车的前东家上海汽车企图通过韩国的法院对双龙汽车进行强制性结构调整,然后重新夺回。因为要直接夺回双龙汽车,上海汽车就会面临国内外巨大的舆论压力。

无独有偶,日本铃木汽车未具名高管日前在法兰克福车展上也透露,大众汽车预计将在2009年底前入股铃木汽车。“我们预计今年就会有一个基本的协议,”这位高管表示,“对铃木和大众而言,这种联系将是一种双赢局面。铃木可以获得大众的一系列技术,同时大众也可以据此在印度和东南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消息人士告诉媒体,两家公司进行了谈判。而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文德恩此前曾暗示,铃木的产品线与大众非常契合。

当然,对于大众海外最大的市场中国,其扩张计划也在加速实施。本月,大众汽车公司计划投入总计40亿欧元的资金,用于2009和2011年间在中国的新产品和产能扩充,从而支持其在中国这个快速增长市场中的存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范安德表示,大众汽车公司期望能在2018年前实现200万辆汽车的年销售目标。

看来,此时的费迪南•皮耶希领导下的大众,更像奥田硕时代的丰田

2009中国网民汽车消费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