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2009年称霸全球,大多数跨国厂商纷纷抛出“中国优先”战略,仅仅体现的是市场表层的繁荣。中国面临新的市场起点同时,如何通过产业升级,从汽车销售大国转型为汽车强国,也正在成为产业主流话题。3月15日,中国汽车资深专家陈光祖、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滕伯乐在参与一次汽车专题座谈时,较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滕伯乐
对于中国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市场,有八个如何看待的问题。
第一,如何看待跨越一千万辆?我认为不要从量上去考虑。第二,如何看待我们产销世界第一。大家很高兴,当然应该高兴,但是高兴之余还应该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第三,如何看待近几年的超越发展,都是百分之十几和二十几的年增长。这样的一种发展能不能常态下去,还是说我们应该有所调整。不管是车型品种还是工厂产能,尽管现在我们没有被国家列入汽车产能过剩,但是过剩的产能有没有、重复的有没有?有,我们就应该警惕。
第 四,如何看待零部件强则汽车强。我们叫了几十年零部件是汽车的重中之重,重到现在也重不起来,问题还很多。跟主机的配套关系还没有理顺,到底建立什么样新 型的“零整关系”,2009年我们的汽车召回次数和数量是相当大的,其中零部件出问题的比例超过50%,出口也是发生在零部件的问题。
第 五个是如何对待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发改委发文件两年多了,这几年有进展,比较大的是一汽跟天津、上海跟南京,现在长安跟航空,这几个都是很典型的、很有深 远意义的,但是还不够。拿现在的厂家和产能来讲,还有结构调整的必要。结构调整不光是组织结构,还有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人才结构、技术结构等等,这个任 务还很艰巨。结构调整中零部件的结构调整更紧迫、问题更多。
第六个是如何看待腾飞的新起点。1000万辆是辉煌[综述 图片]成就,另一方面我们也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现在有了一千万辆,怎么样从零起步,怎么腾飞是要思考的。
第 七个,现在“两会”刚开,原来叫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现在改了两个字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汽车产业来说也是非常符合的。我们的增长方式、发展 方式,汽车产业到了一千万辆,到底怎么做、从哪方面来做,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吗?国家是这样,产业是这样,一个汽车集团也是这样的。
第八,如何看待建设汽车产业强国,这个题目已经列到老同志咨询委员会专题调研和今年年会交流研讨。希望在这方面引起方方面面的思考。
最 后一点建议,前不久,我参加国家质监总局的一个活动,谈到关于汽车召回、产品质量的问题。陈光祖同志是商务部汽车产业的安全预警专家,这个机制建立两年 了,也开展工作了,由此引发的汽车产品质量的安全预警谁来做?因此我有一个建议,在国家质检总局的主管下,消协和企业都来参与,建立一个中国汽车产品质量 安全预警机制。
相关报道:
作者:
编辑:
liujm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