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杨锋磊
Z=Zuo Yanan左延安
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在来北京参加今年“两会”之前,作为上市公司的江淮汽车发布了第一份汽车企业年报,但业绩并不让人乐观,同时基于国家汽车振兴规划而引发的汽车业整合猜想,使得江淮与奇瑞的重组再次被人们提起。面对这一切,左延安有何解释和想法呢?
A:根据江淮汽车2月27日发布的年报,2008年尽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3.16%,但2008年利润同比锐降逾八成,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Z:前几年江淮启动了战略转型,即从过去的商用车转型为现在的乘用车,在这个过程中财务状态低一点也是正常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轿车固定资产的投入和前期的研发投入很大。此外,由于金融风暴引起的投资或虚拟经济下行和由此引起的国家经济增长下滑,再加上江淮正处于转型期,在这“三期交汇”阶段,作为江淮的核心业务的轻卡去年七月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产出更好的预想贡献。
A:最近有很多关于江淮与奇瑞的重组传闻,对此您怎么看?
Z:其实重组应该提合作重组,合作重组应该是多样化的,层次也要丰富,两个企业可以互相借用资源,没有谁是老子谁是儿子的问题。例如可以在产品和制造项目上展开合作,产能互相借用,一个工厂、一条生产线上开出来的车两个品牌。企业间的重组是要解决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从政府来说,重组的重要背景是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要遵循市场规律。文化相近、优势互补,包括业务、渠道、管理都可以互补,这时候如果两厢情愿,这种重组可以做。
至于江淮将来具体会选择怎样的战略,情况在不断地变化。现在还不好说。
A:现在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而新能源核心技术这一块,可能实际上还是掌握在外方的手上,例如在客车新能源方面就是这样。那么在政策扶持下,最后会不会把国外的产业扶持得比较强大,而中国的汽车产业零部件这块就没有了竞争力呢?
Z: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太绝对,在我们没有产业化的条件的情况下,阶段性的全球性采购是必要的,全球化采购也是一种选择。新能源需要足够的研发资源,就是钱和人,包括政策支持。那么国家如果下决心能够循序渐进地推进的话,可以借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培育出一支零部件的队伍出来,这要有人牵头有人组织。关键是这些有基础和条件的零部件企业,自身要有商业敏感,要奋发图强。
作者:
杨锋磊
编辑:
b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