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14时,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六层的会议大厅座无虚席,来自国内外的上千名汽车企业领导及专家学者正在认真倾听主题演讲,试图进一步掌握政府对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态度。某车企高层告诉笔者:“政府的支持决定了我国电动汽车的市场”。
而另一边,3万平方米的一层会场展示着整车厂商、零部件供应商的电动车产品与技术,国内外主流车企悉数到场,这使得第25届世界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大会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更像是汽车企业自我宣传的舞台:商业气息浓重,技术特点模糊。
学术大会商业化
据深圳电动车大会的官方数据显示,本次展会共吸引了60多家汽车企业和360家相关公司参加,共展出电动汽车200余辆。紧凑的会场布置,技术人员的卖力推销、观众们的好奇心以及如招聘会现场一般的嘈杂环境不禁让人联想起今年4月份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同样是在中国,同样是这些整车与零部件厂商,而唯一不同的就在于:本次展会上的汽车量产之日遥遥无期,而且核心技术也甚是神秘。
“这款电动车多少钱?”“抱歉,现在还不能确定。”“它何时能在市场上销售?”“抱歉,我们还没有接到通知。”以上对话在本次深圳电动车大会上屡见不鲜,面对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大部分汽车厂商都无法回答。当然,这并不是车企的失误,而是消费者们不明白,这个3万平方米的空间只是汽车厂商展示产品的平台,是彼此观摩与宣传的基地,普通大众仅仅是旁观者。如此说来,同步进行的论坛与主题演讲更像是一种辅助,在3天的采访中笔者发现,汽车企业的新闻发布会多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宣传,对核心技术与量产等问题避而不谈,场面冷清。
对于眼下风头正盛的电动车产业,华晨汽车有限公司总裁祁玉民曾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电动车懂不懂的都在说,干不干的都在讲,已经炒过头了。”而汽车企业的普遍热情实际上体现了两种心态:跨国车企将中国市场当作电动车产品运行与发展的实验地;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则着眼于在电动车这一新兴领域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同时争取政府的政策与财政支持。与此同时,面对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汽车销售国,在电动车领域抢占市场先机,对所有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而言都尤为重要。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付于武介绍,与去年在丹麦举行的第24届世界电动车大会相比,本次大会在展览面积上扩大9倍,参展车型增加20倍,我国前12位的整车生产企业都有参加。另外,还有近60辆电动车进行了的巡游,场面壮观。
重新界定中外差距
不知从何时起,业内形成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的论调,很多人都对我国电动汽车的现状与发展持乐观态度:一是认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和国外车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完全可以实现“弯道超车”;二是只要国家政策给予实在的支持和补贴,电动车在10年内就能大范围推广。
而在本次深圳电动车大会上,不少行业专家就表达了完全不同的观点。付于武表示,电动车产业发展根本没有弯道,我国电动汽车在技术上的追赶需要阶段性地探索和稳步地推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也认为,目前中国的电动车与世界巨头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线,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超越。在电动车领域,中国企业的技术、产品与欧美传统的汽车企业依然有很大差距。
目前,通用汽车的雪佛兰沃蓝达已在美国上市,日产的聆风[综述 图片 论坛]也即将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电动汽车量产则迟迟不见起色,这不得不引人思考。
国家863计划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就电动车的技术而言,不同国家的侧重点不同:中国的燃料电池技术相对先进,混合动力技术以日本为优,而在电动车的个别技术环节,德国的电机技术世界领先,日本的电池做得较好。但技术只是基础,并非唯一决定要素,在电动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市场、政策及配套设施缺一不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叶盛基告诉笔者:“我们还是建议在传统汽车方面取得较好成果的汽车企业发展电动汽车,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才能将这一新兴产业做好。”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也指出,由于国外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更强,且欧美等国的电动车市场成熟,若他们集中发力,电动车做得会比我们更快,中国电动车发展之路还需要稳步推进。
事实上,欧美等国的传统汽车市场比我国更加成熟,在他们已基本实现汽车普及化的今天,我国的人均汽车占有率仍然较低,虽然这为我国汽车产业今后发展带来机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此刻的中国消费者在未能实现一户一车的基本需求时,很难有能力加入电动汽车的大潮中。
据中投顾问的报告显示,2009年,国内新增的锂电池企业数量约为1500家,但在市场上实际活跃的只是有100多家,这意味着更多的资本是用来炒作概念,而非切实投入。目前国内汽车企业扎堆发展电动汽车的现象,带来的可能并非是“弯道超车”,也有可能仅是一刻的虚假繁荣,未来的走向仍然需要依托市场的发展,最终能够取得成功的,将是那些踏踏实实进行技术研发的企业,早日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研发出符合中国市场与中国特色的电动车产品,真正服务于普通消费者。 (文/王艺霖)
相关专题: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王艺霖
编辑:
o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