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曼欲增资重汽 重卡市场重回高速增长轨道
2010年08月30日 07:37第一财经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刘霞

中国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为国内本土重卡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话语权,但在潜力巨大的中国商用车市场诱惑下,外资分羹更大市场的心思正在蠢蠢欲动。

市场的诱惑

去年这个时候入股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25%+1股股权的全球第三大重型卡车制造商德国集团,显然并不想局限于现有的合作模式。

26日,在中国重汽与德国曼集团合作一周年发布会上,曼集团CEO帕赫塔对外表示,增资中国重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现在主要任务是专注于重型卡车合作领域,如果非常成功,将来也有可能把合作拓展到中型卡车领域,当然增资也是非常可能的。”

在保证中国重汽集团持有其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重汽(03808.HK)51%绝对控股权的前提下,曼集团现在还有增持中国重汽24%股权的空间。

根据去年7月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双方在资本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合作正在积极推进。“目前,技术文件的移交和国产化工作已接近尾声。”中国重汽总经理蔡东表示。

“厂房已按照计划开工建设,大部分需进口的设备已陆续订货和到货,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在各个层面上全面展开,双方在国际化流程等方面已达成共识,并已进入工作阶段,针对海外市场的规划论证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蔡东表示,双方合作的新品牌产品将在2011年正式发布。

让曼集团动了增资心思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重卡市场巨大的潜力。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国内重卡销售近60万辆,逼近去年总销量。

新模式或将改变

巨大的市场潜力不仅让曼集团更为着急,前不久刚刚获得中国政府批准的北汽福田与戴姆勒合资公司也在“厉兵秣马”。但与乘用车外资企业不同,进入中国市场的商用车跨国巨头仍然十分谨慎。

中国本土重卡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始终保持80%左右的市场份额,市场地位绝对强势。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战略理组研究员林瑞明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分析认为,与作为消费品的乘用车不同,重型卡车作为生产资料,运输企业对于价格的敏感性,远高于对舒适性的要求,因此,在欧美国家畅销的车型,很可能因为价格过高而在中国没有市场。

于是,无论是曼还是戴姆勒,在进入中国市场之时,都采取了新的合作模式。曼集团向中国重汽提供中重卡行业最先进的发动机(D08、D20、D26三个系列)、TGA系列整车和相关总成、零件等先进技术。而中国重汽则利用戴姆勒全球销售网络向国际市场输出低端产品。

北汽福田与戴姆勒虽然各出资50%成立中重卡合资公司,戴姆勒提供技术和专家支持的同时,福田汽车旗下的欧曼品牌将“变身”为奔驰全球的低端品牌,大举进入海外市场。

目前来看这种新模式尚行得通,但本土重卡企业更大的话语权和谈判能力正面临着技术短板的制约。

林瑞明认为,随着中国重卡市场的进一步成长和国家政策对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未来中外企业在重卡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增多,环保要求的提升加大了中国重卡企业对国外企业先进技术的需求。

相关专题:

德国MAN入股中国重汽

相关报道:

德国曼集团欲增资重汽 新产品将于明年推出

福汽觅战略合作 告别5年低迷重上快车道

中国重汽集团30亿打造40万辆商用车基地

德国曼集团欲增资重汽 最多增持24%股份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