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至26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人才发展面临战略机遇期的时代背景下召开的此次人才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于2003年年末召开,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就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作出决定,这也是党和国家首次就人才工作专门作出决定。在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其中最令人醒目的新思想、新理论之一,就是提出了衡量和使用人才“四不唯”(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原则。这是对我国传统人才理论和人才观念的重大突破,从根本上推动我国人才观念和用人制度的改革,促进我国更快形成 “不拘一格降人才”和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八年来,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新思想和新观念指导着各行各业的人才发展。一大批在人才领域锐意进取、创新求变的企业脱颖而出,作为汽车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唯一民营企业的吉利集团,在汽车人才创新方面和教育培训方面,开创了自己的特色,走出了吉利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引擎
汽车人才的缺乏也成为了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从高级技工到汽车中高级管理人才、汽车科研人员,人才成为制约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根本。1997年,几乎与创办汽车厂同时,吉利在浙江临海办起了第一所汽车工业学校,即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从2001年到2008年,吉利先后投资创办了以汽车专业与社会专业相结合的全日制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以及中国第一所重点培养汽车车辆工程博士与硕士的研究生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吉利形成了从技工技师培训到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博士后工作站的全系列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作为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实践者,北京吉利大学在私立教育史上写下了一系列创纪录的数字:投资8亿元,占地面积1600余亩,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近3万全日制在校学生、99.91%的高就业率。
兼容并蓄是人才发展的方向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势不可挡,汽车企业的人才战略由内而外,由本土转向了海外。尤其是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汽车企业加快引进国际化人才步伐,在立足自身培养的同时,兼容并蓄的人才方针为中国汽车工业提供了快速追赶世界先进的可能。90年代末,吉利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凭着一股精神和海纳百川的魄力,从国有企业和三线城市不拘一格,网罗人才,初步建立了一支打硬仗的队伍;2007年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审时度势,吉利提出战略转型,要“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这不仅需要企业快速提高人才数量,更需要大批具有国际化经验的高端专业人才加盟,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工作齐头并举。
中国汽车人才的挑战在创新
在众多的汽车企业人才招纳战中,我们也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不少知名行业人士在加盟中国汽车企业后因为水土不服的原因造成极大的人力浪费和成本浪费,如何让这些人才适应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如何在风起云涌的中国汽车市场创新发展,是当前中国汽车人才发展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10年初,吉利勇敢地给自己开刀,启动了“百日提升计划”,聘请著名战略咨询顾问公司罗兰贝格对企业营销、研发、成本等各流程进行变革,引进IBM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提升,邀请德勤对公司内控和风险控制建立体系……这一系列行动,目标是建立有吉利基因的有效管理模式,并与国际接轨。管理提升给广大员工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学习的机会,在实践中发现人才,想方设法从广大员工中发现和培养业务骨干,靠机制而不是个人提升企业竞争力。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汽车工业面临人才发展不平衡、发展滞后等问题。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人才需求非常大,人才发展的速度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企业想尽办法从其他企业挖取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但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关键要建立起一个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让人才有用武之地的舞台。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