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汽车产业政策将控制无效产能扩张
2010年10月22日 09:32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已经登上全球销量第一宝座的中国汽车业,正进入历史转折期。昨日,记者获悉,“十二五”期间汽车产业政策将更瞄准控制无效产能扩张、提高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轮胎业、商用车提高准入门槛,产能过剩呼声更高的乘用车也将进一步提高准生门槛。

做强中国汽车业 商用车门槛提高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及《低速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中国重汽高层表示,“商用车准入门槛抬高了。未来决定企业能否跨入商用车生产大门的,不仅是投资额等财务能力,还包括研发能力。”工信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新建商用车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总额不低于20亿元,其中自有资金不低于8亿元,生产设施设备投资不低于8 亿元。”及“要求建立产品研究开发机构,且投资不低于 5 亿元,相关仪器设备投资不低于1亿元”。

提高商用车准入门槛部分源于对产能过剩的担心。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副总裁谭秀卿明确指出,“卡车行业总产能在适度范围,但重卡市场存在过剩迹象;由于市场开拓不够充分,目前微卡产能略显过剩,但长期来看仍在合理范围。”正是出于这一担心,准生许可中首次提出产能要求“重型载货车不少于1万辆,中型货车不少于5万辆,轻型货车不少于10万辆;大中型客车不少于5000辆,轻型客车不少于5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想由大变强,首先被寄予厚望的是商用汽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指出,“商用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起点,自主创新能力远高于乘用车。比如商用车自主品牌占85%以上,乘用车仅占约30%。”

乘用车门槛提高大排量车将降温

据了解,继轮胎业、商用车门槛大幅提高后,乘用车业的篱笆也将进一步扎紧。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不少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加快了扩产的步伐,但多家等待轿车准生证的合资公司表示,想拿到新的准生证越来越难,企业除满足目前政策规定的量性指标外,还需要接受多方考核。相关政策规定,跨产品类别生产轿车类、其他乘用车类产品的汽车生产企业应具备批量生产汽车产品的业绩,近三年税后利润累计在10亿元以上(具有税务证明);企业资产负债率在50%之内,银行信用等级AAA。且新建汽车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亿元,其中自有资金不得低于8亿元;要建立产品研究开发机构,且投资不得低于5亿元。

与此同时,大排量乘用车项目获批难度加大。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指出,从根本上抑制产能过剩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解决长期困扰我国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重点是财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表示,将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草案)》(简称《草案》)。据了解,我国车船税新政策将分为7个梯度按照排量进行征税,排量越大税额越多,如1.0升及以下的车辆征税450元/年,4.0升以上的车型将征税7200元/年,高低相差15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苏晖认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中国大排量、高油耗汽车的消费热将会降温。

相关专题:

2010第八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

欢迎访问凤凰网科技2010通信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