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家的汽车情缘
2009年09月22日 20:59成龙汽车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内容摘要:饶斌是个和善而很有人情味的人。为了建设二汽,饶斌举家从北京迁到十堰。饶家几乎都与汽车有缘,全家有七、八个人都在干汽车。在十堰期间,饶斌对家人要求很严,对子女,不许提干,要求他们到生产一线当工人,以至于后来重返北京担任要职时还把两个儿子留在十堰(二汽)。其中就有饶达一家。

今年8月,收到饶达女儿饶克从德国转来的,由她撰写怀念她爷爷饶斌的文章。看完之后,一个熟悉而立体的饶斌形象浮现了出来。这是我在收集饶斌资料中读到的最为感人的文章之一。从中了解到饶家三代对汽车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

饶家的汽车情缘

饶斌同志(资料图)

家书抵万金

“这是饶克爷爷的信。”

饶达夫人张华枝打开电脑,展示了饶斌写给饶达夫妇的一封家书(电子扫描件)。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饶斌的手迹。信不长,共有两页,字是竖写的,遒劲有力,语气委婉亲切,字里行间荡满亲情,但不又忘勉励之词。

我问张华枝,这样的家书还有吗?她说,“这是家里唯一保存起来的一封家书。”正因为此,格外珍贵,把此信件扫描后转成电子文本收藏起来。

这是一封很有价值的书信。书卷气很浓。这无论是书写风格,还是意思表达,以及端庄的字体,包括已经泛黄的纸页,背后的年代和历史,整个品相堪称是一幅作品。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毛泽东主席称饶斌是“白面书生”不是没有根据。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时,饶斌是作为杰出校友刊登在校报上被重点介绍。

字也如人。其中有繁体字。张华枝怕我辨不清,为我读了一遍。流畅隽永,充满深情。 她说,饶克的爷爷是个和善而很有人情味的人。为了建设二汽,饶斌举家从北京迁到十堰。饶家几乎都与汽车有缘,全家有七、八个人都在干汽车。在十堰期间,饶斌对家人要求很严,对子女,不许提干,要求他们到生产一线当工人,以至于后来重返北京担任要职时还把两个儿子留在十堰(二汽)。其中就有饶达一家。

现在回忆起来,饶斌的克己奉公,以身作则对于家人好像有点不近情理,甚至要求过于苛刻和严厉,但并没有冲淡他的儿女情长,尤其在他晚年,在与子女的独处时常流露出来的情感和细节令人动容。他怎么没有体会?在文革最艰难的时候,家人也被连累,受到磨难,造反派抓不到饶斌就把饶达抓去顶替挂牌批斗。张华枝说,饶达至今脖子上还留有铅丝勒过的伤痕。在饶斌任二汽厂长期间,家人没有得到一点好处,他的子女和家人要比一般干部子弟和家属要付出多得多。但这并没有影响子女和家人对饶斌的亲情和爱戴。她说,饶斌每次出差总要给孩子带点东西回来,衣服或者零食,尽管不起眼,但这种细腻的情感在不经意中温馨家人,其乐融融。

“二汽建厂初期条件很艰苦,住房很小,一家三代住在一起,夏天室内潮湿闷热,孩子又小。我想买一台电风扇,爸爸知道后说:现在大家的条件都很差,别人都这么过,如果我们买电风扇显得有些特殊,眼下是困难时期,今后会好起来的,你看我们还是一块忍忍好吗?!”

张华枝回忆说,饶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工作”,很有人情味,至今都记忆犹新。而在给她和饶达的信中,勉励她加强学习,有助于工作和进步,也是情真意切。

所以,饶家给我的印象就是汽车世家。朴实的家风,厚道的待人之道,以及热情和细微的关照颇有饶斌的遗风。这使我想起原德国大众驻华首席代表李文波曾经给我讲过的饶斌的待客故事——

上个世纪[综述 图片 论坛]80年代初,上海大众合资项目谈判面临德国大众财政困难,他们试图把大型目改为小项目(将15万辆降低到3万辆能力2万辆产能)。德方专门派员从狼堡到北京拜见时任机械部部长的饶斌加以说明。饶斌听后安慰对方说,正巧中国现在也面临国民经济调整,压缩项目,表示同意德方的意见,但合资谈判不能停。他说,也许等谈判瓜熟蒂落时,双方的困难也就会过去,届时再继续大项目也不迟。不仅给来者提供了一颗“定心丸”,还表达了政府对此项目的重视和信心。拜见结束后,饶斌还请李文波和德方代表在住家门口的小店里品尝了地道的北方珍珠水饺。

“这是我一辈子都没吃过的水饺。”李文波说,后来他来北京工作,四处寻找就再也找不到这么好吃的水饺。从此,饶斌的人格魅力就像这水饺永远留在德国友人的心里,成为一段佳话。

真情动地来

早在上个世纪初,我就拜识了饶斌夫人张矛。这是位精神矍铄,和蔼亲切的老人。个子娇小,满头银发,步履矫健,谈吐清晰。她知道我是记者,尤其是来自上海,她记得很牢,若干年后我为了协助拍摄《与汽车同行》12集大型汽车记录片时,再度采访她时,还记得我。

尽管见面次数不多,但我们还是保持着联系。印象最深的是,在1997年8月,为了纪念饶斌逝世十周年,上海汽车报打算出个专辑来纪念这位深受上海汽车行业尊敬的汽车先驱和桑车项目引进的有功之臣,要我向张矛约稿。本以为这是件比较难的事,考虑到她年纪大了,执笔估计有难度,再说时间又紧。想不到很快就收到了她用几页白纸写成的一篇“尽瘁精神”的纪念文章。让我惊喜不已的是,不仅如期完成了约稿任务,还得到了一篇有史料价值的手稿。

张矛告诉我,她很喜欢上海汽车报,称信息量大,有些信息对她很有用。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想不到她老人家对汽车产业的关心并不逊色于专业和媒体工作者。这让我感动和敬佩。获知这一消息后,我专门为她订阅了一份上海汽车报。想不到她把订报费寄还给了我,说她要自费订阅表示谢意。

十多年前,人民日报记者林钢带我去拜访张矛。见面时她告诉我们,饶斌逝世后,她就离休了,开始把精力用在整理有关饶斌的资料上,在为撰写书稿做准备。令我惊讶的是,她用十年的时间收集和考证了饶斌所走过的历史足迹,尤其是在建国以后对饶斌把大量精力花在汽车工业上所付出的心血和思想,她用史家严谨的态度进行了梳理和甄别,详尽地记述了这段历史,写出了一本厚厚的,达近百万字的书稿。这就是“饶斌传”。正如李岚清所说,“这本传记就是她根据日记和有关同志的回忆写成,资料翔实,很值得一读。”

对于饶斌的了解,张矛是这样说的:“我是在收集和整理饶斌的资料中全面了解了他。”她认为,“我深知一个对革命事业有贡献的人,他的活动绝对不是个人行为。”所以,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部活的历史。她知道我在收集汽车方面的历史,在书稿还没出版之前,就给我寄来了打印的书稿中的第三部分“探索汽车工业腾飞之路(1979-1987)”。由此,给我提供了了解给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工业高层是如何决策和观念转变的第一手资料。即便是今天,这部书稿还都是我分析和研究中国汽车产业变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2003年底,《饶斌传记》出版,江泽民题写了书名,李岚清、王兆国作序。翌年春节,我收到了由张矛签名的《饶斌传记》的精装本。打开书的扉页,上面赫然醒目地写着这样一句话——

“谨以此书献给我患难与共的战友,相濡以沫的爱人饶斌,并以此纪念他的九十诞辰。”

情动山河,力透纸背。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颜光明 编辑: zhangyi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