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凤凰卫视

吴松:中国汽车品牌不等于中国闭门造车

2013年04月20日 20:10 来源:凤凰汽车 0人参与 0条评论

第一个,发达国家犯过的错误,我们没有必要再犯。第二,我们可以引进国外的成功品牌再在国内创新。比如我们引进的阿尔法,本身在国外就是很成功的产品,我们引进后再打造,也很成功。很多地方都问我们是怎么营销的,我说我们没有营销,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实践者踏踏实实做事。

我认为一个车的好坏要看四个因素,安全、品质、环保、性价比。像我们的第三款车,就是今天刚刚发布的GA3,首先是研发方面以我们为主,后来请了保时捷帮我们做调校,我自己研发以后,又把别人的先进的东西拿进来,这就是自主的品牌。第二,中国的汽车不等于是完全中国闭门造,中国的汽车也可以全球造,投机取巧是没有机会的。第三是我次打出了智慧操控的概念,手机就可以操控我的车,可以远程监控,互联网可以融于车的一体化。

吴松:中国汽车品牌不等于中国闭门造车

现在有一种很通常的现象,国外的高配到中国变成低配,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余地,如果一开始他们对中国和国外就是同等对待的话,我不敢这样说,但目前这种情况给我们提供了机会。下一步我们会在豪华车和中高级车里发展,但估计还要积累几年。可以不谦虚地讲,在B级和A级里,自主品牌毫不逊色于国外的品牌。

刘金良:吴总讲得对,中国品牌不等于中国闭门造车。像我们购买的澳大利亚DSG变速箱,现在吉利的车上几乎都搭载了六速自动变速箱,而这个技术对中国来说还是一个技术壁垒,现在国内的自动变速箱,要么是组装的,要么买来的DSG技术。像我们购买的沃尔沃,我们就是要不断地集成欧洲的核心技术,现在变速箱已经在国内百分之百国产国产化了。当然除了靠自己发展、创新、研发以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主持人:所以发展自主品牌的一个快速的道路就是花资金去收购国外的先进技术?

吴松:我有不同的看法,实际上汽车和它的文化结合在一起,在国内汽车行业也有收购不成功的案例,你收购了它的品牌不等于收购了它的技术,更不等于收购了同样的文化,必须有同样强大的体系才能把它消化,像原来的彩电行业的收购,对我们来说都是经验和教训。

不能收购怎么办?只要你有市场,市场是唯一最大的动力,全世界的技术都会往你那里推进,只看你怎么应用。很简单一点,我们一说自主品牌,就必须有核心,这个核心是你能够控制的核心。像美国,很多都是外国人研发,但是能够把握、控制的是美国人,所以还是美国人是核心。现在中国一说自主就得什么都自己去做,一说开放就都是外国的牌子。就像我现在穿的鞋,就是外国的牌子中国代工,最贵可以卖到五六千,但是成本很便宜,我本来想注册成“传祺”鞋,但是发现已经被别人注册了,没有办法。

主持人:像吉利往上做高端,怎么让大家区分原来低价的印象,,会不会很难?因为你一往上提,你的竞争对手就多了很多。

刘金良:是。2007年吉利汽车提出了战略转型,1997到2007年这10年间我们取得的一些成就,在乘用车领域已经处于前十的地位,这10年我们取得了一些销量、取得了市场地位,但也得到了一些我们不想要的东西,比如大家认为吉利汽车是很低档、很便宜的汽车。面对这种市场,我们要面对这种情况,要战略转型,从一开始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我们要造更安全、更环保、更节能的好车,这种转型一开始,我们就进行了品牌的转型,我们更新了供应商、制造体系、销售商等等。

与此同时,我们创设了三个品牌,比如帝豪,从创立以来三四年的时间,一些车型从一个月卖几百台到今年1月卖到1.8万、2万台,平均的价格已经达到了8万元左右,帝豪EC8已经超过10万。从一开始我们造三五万元的车,到现在卖8万、10万元的车,这个过程就是吉利品牌价值的提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吉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是一个向上竞争必须要走的路。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入    注册
ctrl+enter快捷提交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