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此前媒体“发改委将尽量减少成品油调价频率”的报道,国家发改委昨日在其网站刊文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近期没有调整。
由于国家发改委在8月的最后一天以“一纸声明”而不是“实际行动”来驳斥媒体的“不实报道”,这也使得市场观望中的“8月底成品油上涨500元/吨” 成为了“不可能的任务”。
上周六,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接受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当前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发改委将尽量减少成品油调价频率,这一做法也并不违背现行定价机制的原则。”
国家发改委昨日称,上述报道不实,该委“将继续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及《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做好成品油价格管理工作”。
但发改委的声明并未打消市场的疑虑。如果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所提到文件的相关规定,即“当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即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规定,国内成品油价一周前就应该上涨。
按照市场评估,国内对标的三种国际原油(布伦特、迪拜、辛塔)的22日加权平均移动价格相对于上次调价日(7月27日)已经上浮超过11%。
以至于中石化一位人士上周在一个小型记者见面会上无奈地表示,如果国内成品油价再不调整,8月份该公司的炼油业务必将出现亏损。
昨日,CBN记者试图联系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官员,但相关官员不愿接受记者采访。
此前,国家发改委官员接受CBN电话采访时曾表示,整个中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石油行业需要与各行业共担经济危机带来的困难,而自3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反弹过猛,“有非正常炒作的因素,我们需要过滤一下。”
对此,中国石油化工协会信息部副主任祝昉表示赞同。“中国经济运行尚未完全企稳,这就好比大病初愈,需要休养。近来国内水价、电价都在酝酿上调,煤价又没有掉下来,此时减少成品油价的过快上扬,可以遏制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好转。”祝昉说。
近一个月来,国家发改委接连下发多份价格相关文件和文章,涉及水价、粮食价格、液化气、有线电视收费以及肉禽蛋等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指向十分明显,消除民众通胀预期,避免价格出现大幅增长。
而在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政府之所以未“及时”上调油价,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打击成品油贸易商的囤油投机行为。“囤油是有成本的,延缓调价可以增加投机商的成本,使其收益减少。”林伯强在电话中对CBN记者表示。
但林伯强认为,政府应把握好适当延缓调价时机,“不要拖太久了,否则就与成品油定价机制相悖了。”
至于市场传闻的成品油不调价是为了“献礼国庆”,接受CBN采访的专家均表示,这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许可新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