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下探 低端小车前景堪忧?
2009年09月03日 07:34大洋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信息时报9月3日报道 与自主品牌发力走“高端”路线相映成趣的是,国际品牌反而越来越倾心于小型车。随着燃油日趋告紧所带来的能源危机,国际市场的用车趋势出现大逆转,2008年伊始,以往不屑于制造低成本小型车的国际汽车巨头们纷纷推出小型车计划。

象现

全球出现小型车热潮

据记者了解,2008年印度塔塔汽车公司推出一款名为Nano的小轿车,以2500美元的低价吸引了全球目光。通用开始把小型车放在各车展展台最显眼的位置,宣称要造低于4000美元的小型车;福特公司发出信号,未来两年将推出价格在7000美元~10000美元的小型车;丰田日产公司分别表示,未来数年内将推出售价7000美元的车型

面对全球的小型车热潮,国际巨头们也开始发力中国市场,我们看到,宝马“罕见”地推出排量为1.3的入门级小车1系[综述 图片 论坛],奔驰更推出排量仅为1.0的Smartfortwo[综述 图片 论坛],奥迪的A3也跃跃欲试,菲亚特这个以建造小型车见长的厂家也锲而不舍力争重回神州大地,丰田让合资企业广汽丰田引进小型精品车雅力士[综述 图片 论坛],广本的新款飞度[综述 图片 论坛]也紧跟着换代上市。

思反

高价格如何与本土品牌竞争?

回顾几款国内小车明星车型,最开始让国人有小车概念的应属合资品牌的派力奥[综述 图片 论坛]、赛欧[综述 图片 论坛]等,但随着奇瑞QQ、一汽夏利、威姿[综述 图片 论坛]/威志[综述 图片 论坛]等小车的崛起,国内低端小车市场被自主品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阵势覆盖。

2009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攀升至29.45%,面对在低端市场拥有坚实基础的自主品牌,国际巨头们能否以品牌的力量杀一记漂亮的回马枪呢?

与自主品牌相比,国际品牌的高端小车最大的劣势就是成本高、价格高。

宝马1系售价28万~45万元,奔驰smartfortwo售价15万~20万元,目前而言还只是面向小众市场,而合资品牌,广汽丰田雅力士9万~13万元的价格显然不能让市场接受,暗降数万元后经销商才得以清完库存,而广汽本田飞度由于市场植入时间较久、品牌口碑等利好因素,8万~12万元的价格也能得到市场认可,新乐风[综述 图片 论坛]则以7万~10万元占据合资品牌较亲民的价格区间,但价格与自主品牌依然有较大差距。

资深汽车专家贾新光说,在欧美等成熟的汽车市场,小型车质量过硬,而价格普遍在大众认为合理的可接受范围内。但在中国市场,价格偏低的小车伴随的往往是偏高的返修率,而难得的几款高端小型车由于价格与一般民众收入水平还有较大距离,导致小车在国人心中的印象是“低端不买,高价买不起”,小型车的春天迟迟未出现。

在进口高端小车的产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宝马MINI、大众甲壳虫[综述 图片 论坛]这些小车动辄30万元以上的价格却要排队买车。从数据上看不难发现,某些卖得好的高端进口小车和卖得差的国产高端小车的销售数量非常接近。

“即使没有达到那个程度消费能力的人,也会尽量在市场中寻找与高端产品相仿的车型。”一汽马自达广州经销商李某对记者如是说,已经在展厅消失了的进口马自达3曾被买家一度认为是“类高端小车”。“马3还是进口的时候还是很有市场的,很多车主过来就冲着它技术过关和价格适中。”李某说。

不管是合资品牌的精品小车、自主品牌类高端产品,还是在西方大受中产阶级欢迎的高端小车,在大吹环保风的当下,它们都面对着相同的机遇,只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而谁是“细腰”归根究底,还是落在“品质”上:国际小车要放下身段,自主小车要提升品质,都得讲求自身品质的提升,更需要造车企业的人本关怀与良心,对用车趋势进行良性引导,创造出更节能、更高效、更实惠、真正的高端小车,那么受惠的就是我们这些消费者。 (本文来源:信息时报作者:梁斯君)

2009中国网民汽车消费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