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9月10日报道 尽管今年整个汽车行业产销两旺,但年中报表并没有锦上添花。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上市车企整体业绩下滑14.81%,众多车企出现利润负增长甚至亏损,只有13家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或零部件企业的中报业绩实现正增长。
与销量相比,汽车企业的年中报表显然更能体现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可持续性。业内人士认为,中报是汽车业“增产不增收”的有力证据。上半年,受购置税减半等利好政策的刺激下,1.6L及以下车型在市场上表现优异,这被认为是导致汽车企业利润普遍下降的原因。“增产必然增收,不增收的原因可能是同一个企业里,挣钱的车型减产了,增产的车型不挣钱,所以才会出现负增长甚至亏损的局面。”一位企业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国内销量增长势头不错,销量增长必然带来利润提升,对于自主品牌汽车来说,今年海外市场形势不好、出口锐减才是最大的问题。
然而,沉闷的年中报表,从来都不缺乏亮点。今年的最大亮点是吉利汽车。9月8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了2009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显示该公司净利润增长逾一倍。上半年,吉利实现净利润5.959亿元,上年同期为2.428亿元,同比增长逾一倍。
与一些企业不断拉低产品价格相比,吉利汽车坚持不打价格战,不造4万元以下的车型。上半年,吉利汽车的销量上升了21%,尽管这个数字仅仅略高于行业平均值,但较高的单车利润,让吉利汽车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从企业收益来看,比亚迪股份表现也不错,总体营业额增长30%,毛利也随之上升33%至31.65亿元。其中汽车业务表现尤为抢眼,首次超越二次充电电池和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成为比亚迪股份占比最大的业务板块。上半年,比亚迪汽车销量达176795辆,同比劲增176%,规模效应凸显。以“高性价比”著称的比亚迪汽车还能有如此收益,说明合资企业的产品售价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如果你到现在还认为微车没有利润,不值一提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中报显示,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112.83亿元,同比增长43.19%。长安汽车的良好业绩主要来源于微车和自主品牌轿车销量的大幅增长。受益于购置税减半和汽车下乡等政策利好,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创纪录销售66.02万辆汽车,实现同比增长34.8%。
作为国内最大的商用车企业,福田汽车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95.8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净利润4.53亿元,同比上升32.32%,每股收益0.494元,同比上升17.06%。上半年,国内重卡、大中客车市场出现较大幅度萎缩,福田也不能幸免。但受原材料成本下降影响,公司主营产品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21%。
此外,今年在市场上表现抢眼的上海汽车,并没有在资本市场上展雄风。中报显示,上半年,上海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615.85亿元,同比增长6.85%;实现营业利润24.06亿元,同比微增2.05%;利润总额24.62亿元,同比增长2%。然而,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上海汽车的净利润却出现了下降。报告期内,上海汽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6亿元,同比下降26.43%。公司证券投资收益0.5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7.5%。
报告显示,上海汽车净利润同比下滑较大的主要原因是韩国双龙汽车进入回生程序,公司相应计提了减值准备,报告期内累计计提11.82亿元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严重影响了公司业绩。作为国内实力最深厚、海外运作能力最强的企业,上海汽车海外扩张的沉重学费,值得所有国内汽车企业引以为戒。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黄少华)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