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的国际化之路(2)
2009年03月27日 14:59太平洋汽车 】 【打印已有评论0

寻找国际市场

目前,世界汽车行业排名前十位的跨国汽车巨头都已经进入中国。国内汽车中高端市场以德系、日系为主的合资、进口品牌夺取了绝大多数的份额;经济型轿车与低端轿车市场层级,虽然是自主品牌目前唯一能站得住脚的领域,但合资汽车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品牌号召力,同时也针对国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文化,实行价格战,使得这一层级的市场竞争极为激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只能在市场缝隙中艰难成长。

面对国内汽车市场这样的一个环境,吉利清醒地了解国内外汽车行业的格局,寻找突围的策略,选择市场国际化,打开一条光明之路。

首先,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但吉利毕竟在低端市场站稳了脚,这对吉利发展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次,全球一体化发展,国际投资、贸易等壁垒已经不断破除,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汽车消费迅速兴起,让已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之一的吉利汽车,有了切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再次,自主品牌汽车走出国门,建立全球品牌,通过树立国际品牌形象来提升品牌影响力,以一种更高的姿态与国际汽车巨头展开竞争,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走向海外过程中,吉利汽车品牌不断得到技术强化和品牌提升,反过来使国人改变了对吉利的成见。这就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参与国内的汽车市场竞争。

2003年,吉利汽车在上海设立国际贸易公司开始拓展国际市场。2008年吉利汽车实现海外汽车销售出口达到37289台,比2007年的21111台增加16178台,增长77%,相比其他中国汽车企业,吉利汽车出口量排名第三,占到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约15%的份额。

吉利汽车在国际市场的运营中充分立足当地,实施本土化建设,积极利用集团的产品、技术、品牌等资源,通过与海外公司的合资、合作以及独资等模式,在多个国家建立起自己的组装生产基地、销售渠道、经销网络等。目前吉利汽车的海外销售网点共200多个,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吉利CK-1 CKD组装项目正式落户印尼,使该项目成为吉利汽车进军东南亚和全球右舵汽车市场的跳板。随后,吉利汽车又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建立了CKD装配基地。随着本身的不断国际化,吉利汽车在欧洲也和著名的整车工厂寻求合作。

吉利汽车还积极参加国际著名的车展。吉利集团2006年作为惟一受邀参展的中国汽车企业,亮相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法兰克福车展,并已经两度参加底特律北美车展。2008年,吉利汽车因为在底特律车展上发布了一项重大的汽车安全技术—BMBS,被车展组委会授予“发明创新实践特别贡献大奖”。

吉利汽车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打造了一支既懂国际贸易和汽车营销,又懂国际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吉利还成立了自己的国际汽车营销学院,培养专门的海外营销人才,让派驻海外的代表首先具备营销管理意识和指导经销商解决问题的经验。

吉利汽车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的挑战,特别是受本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对东欧市场的开拓严重受阻。但吉利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的决心不会变。到2015年或之后几年内,吉利汽车计划在海外建成十五个生产和装配基地,实现海外年销售整车130万辆以上,成为全球有竞争力的品牌之一。

相关专题:

吉利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